1)第121章 他所占的位置,左右逢源_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他所占的位置,左右逢源

  曹操转过脸来时,已经是又是愁容满面,但是却随着一口气呼出来,肩膀松动了不少。

  荀彧见状,放开曹操的手臂,后退半步,双手相叠执礼,深鞠一躬,郑重道:“主公,彧深明其理,满堂诸公欲让主公任司空,便有此意。”

  “若主公取兖州、徐州之财以大兴土木,则内必耗损严重,或需加收税务,如此百姓怨声载道,他们必定大进谗言,再行罢免,而接任者,则可趁此时机,再续土建之事,得主公之便。”

  “这样,骂名就是主公背上,却总有人能坐享其利。”

  “若是主公不用兖、徐之财,则会立即向天子进言,力斥主公怠慢圣命,不思奉公,将所得钱粮尽数收归兵马之中,甚至会暗中诟病主公意图不轨,行董之法。”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定定的看着荀彧,俄倾方才开口:“文若,我不在乎他人之言,我在乎你对我的看法。”

  “若非是,你也有所动摇,这些话,怎会现在才说?”曹操自嘲的笑了笑。

  这让荀彧如遭雷击。

  他登时摇头,道:“主公,文若绝非动摇,无论他人如何谗言相劝,以名节相逼,在下就只看见忠君体国、以德服人的主公。”

  “只是,在权衡朝堂、与主公之间的关系。”

  “在下命人多方查探消息,寻当初长安诸将去向,便是为主公分忧;同时不断协同各部,缩减衙署建造,同样也是为了主公。”

  “文若,”曹操微微松了口气,脸上重新有了笑意,道:“听你这番话,我便受些委屈,也无妨了。”

  “那伱现在觉得,应当如何?”

  荀彧拱手道:“在下自不会让步,而今在许都,非是以土建扩城为主,仍有余地可以周旋,只要觐见陛下,晓之以理,陈之以情,陛下应当会明白。”

  “何以周旋?”曹操耐着性子听下去,他本想告知荀彧天子的决议已经改变,此时不会逼得这么紧了。

  不过,荀彧在这时做了哪些排布,他却还想再听一听。

  荀彧道:“扫荡长安旧将,可是秋收之后当务之急,在下查探到,李傕郭汜逃亡长安,欲西出关外回凉州;杨奉、韩暹逃至汝南,又走汝南向淮南,投奔袁绍;河内郡太守张杨不曾有异,可出兵拉拢,而当初护卫有功的张济,却南向去南阳郡。”

  “张济?”曹操脸色一凛,南阳乃是百万人口的大郡,地势要冲,扼曹操地盘之南部,稍有不慎,则会令后方遭到突袭。

  哪怕是他不动兵,若是借道给其他诸侯,也属隐患。

  文若的意思,无非是令满堂诸公明白,现在并不安全,需要先行收拢各地的叛将和不肯奉诏的诸侯。

  但这怎么看都只是缓兵之计,在数年之后,如果相继扫荡,外无强敌环伺,他们还会继续拖后腿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