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他所占的位置,左右逢源_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企图让曹操力有未逮,继而下任。

  最好的办法,是在不断立功的同时,清换掉这些官吏,保持良好的建制,若能达成,日后又有天子道义之名,同时还能令朝堂安稳不乱。

  这条路,需要走许久,否则必会内外生乱,导致隐患丛生,混乱不堪。

  “是以,在下将会进言,以秋收之粮用于军中将士,先护卫许都周遭,收归当年长安旧将,绝不会任由他们如此大兴土木。”

  荀彧神情动容,认真无比,这些事他本来打算日后再说的,但今日既然主公已经来问,自然也就不得不说了。

  而且,他现在甚至害怕即便是这么说,也无法消除曹操的怒火。

  主公所受的委屈,荀彧同样也是看在眼里。

  此时,曹操脸色如常,却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才微微点头,看向荀彧道:“文若所言极是,稳固朝堂固然是重要,但攻伐出去,更为重要。”

  “在外逆贼极多,仍需要大军不断征讨,将不尊汉廷之命者,一一收服。”

  荀彧的这番话,让曹操注意到了另一个解决方式,不必和天子与诸公在朝堂之上周旋,带兵出去打仗亦是一种选择。

  以此,可以让在内的这些大臣无话可说,也可将钱粮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上。

  “主公放心,我这就去上书于陛下,将此事进言于圣驾前。”

  “不必,明日朝堂上,再说便是,我相信这些公卿之言,未必是陛下的想法,”曹操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有文若在,后方可堪无忧也,否则我在外征战,后方却被这些公卿暗害,呵,又该向谁诉苦。”

  “公卿之意,应当就是陛下旨意吧,”荀彧忽然嘀咕了一声,引来了曹操的哂笑。

  “未必,文若你是君子,但不代表满朝公卿都是君子,他们心里要的是权势,想要一手掌控朝堂,将我驱逐出去,或许仍旧羞于与我同朝为官呢!”

  曹操的话,让荀彧陷入了深思之中,他没有反驳,却将曹操的话听进了心里,故而拱手相送曹操离去,回到衙署正堂之后却久久不能平静。

  一开始,荀彧只以为是这些旧臣因为李郭两人揽权当真,滥杀无辜,因此害怕主公曹操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这般提防、威逼,但到此时来看,又并非如此。

  他们或许真的与主公所说一样,想要的是权势。

  但,这时候来争权夺利,撇开主公,难道不是忘恩负义?要知道若没有主公去营救,靠二袁缓慢来兵,恐怕在半路就要遭遇不测。

  李傕郭汜两人的兵马在当时可是紧追不舍的。

  荀彧的心里,留下了一些审视的种子,他会在今后去观察朝堂上的官吏。

  “若真是满朝庸碌之辈,或许我该做出抉择……”

  荀彧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心中也有些失望,而且今日看到曹操如此生气委屈,不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