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不能急,不能急。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因此而改变以游牧的本位思想,只是将农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上升至游牧并起的地步。】

  【而这种政治上的南北分治,官职上的双重制度,经济上的游牧、农耕并存的特殊体系正是辽朝的鲜明特色,后世难以模仿。】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本人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观看得极为仔细,要知道,他本人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视。

  一方面是因为这本身就是大汉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方面,他想要征讨匈奴,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将大量的权力资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经济必然是要抓住的。

  过去自己一直是在摸石头过河,而如今辽国的这种经济体系打开了他的格局,开拓了他的视野。

  这种在中原混乱不堪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独特的经济形态,既不是传统中原的农耕经济,也不是偏向于游牧民族的畜牧经济,竟然看起来异常优秀。

  刘彻心中若有所思,两种制度并行吗?

  他没有想问好不好,这种制度的好坏神迹里已然给出了答案。

  契丹本就属于游牧民族,况且如今才建立多少年,还没有完全汉化,草原放牧依旧是他们的核心。

  那么马匹等牲畜自然不会少,再者,有了燕云地区等大量适合耕种的土地以及人口,那么再加上农耕的稳定性本身就比游牧高一些。

  即便他们边征战边农耕,那国力的发展也不会停止,国库每年肯定有着极为可观的收入!

  想到这里,刘彻已经有些心酸了。

  中原的马匹质量上不说比契丹差了一筹不止,数量上也远远比不过,更别提以前自己的种地的优势也被追上了,完全没法比啊。

  ——

  宋朝,开宝元年。

  和他同样心酸的正是赵匡胤。

  大宋太缺马匹了!

  自唐末五代以来,天子式微后,各地的马政早就荒废。

  虽然各个朝代依旧互相征伐不休,但中原的战马的培育已经从根源上遭到了破坏,自身战马的产出已然中断。

  他作为将领出身,自然知道马匹的重要性,一个骑兵顶三个步兵,再加上辽国那边人人都会骑行狩猎,骑兵更是强大。

  而大宋呢?

  虽然也有骑兵,但战马的数量着实紧张,就连普通马匹也都不容易拿到手,而对于骑兵的训练更是困难重重,与人家在草原上从自幼接受熏陶的骑兵相比,差了不止一筹。

  赵匡胤只能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不能急,不能急。

  战马的培育和扩大不是短短几年就能看到效果的,这是数代之功。

  如今,他已通过神迹得知了诸多问题,接下来只需要慢慢改进,为大宋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只是一提到马的事情,他又想起了变成了西夏的定难五洲的事情,不由得暗自下定决心,那几处培养马匹的定难五洲绝对不能丢了,绝对不能!

  【当然,契丹的传统游牧并没有被抛弃的痕迹,耶律德光依旧将其放在主位。】

  【天显二年,耶律德光就曾到契丹各处的牧群查看情况,当然也会到当地了解他们的政治情况、经济水平。】

  【因此,在处理燕云地区政务后,耶律德光也开始着手完善契丹原本的畜牧制度,让它更加适应这个契丹的全新的帝国时期。】

  【耶律德光专门设立了负责管理畜牧群的群牧官,负责各个牧群的发展状况。】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