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哪还能拉起反抗队伍!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哪还能拉起反抗队伍!

  但即便如此,他们就没有把燕云等地区的汉人的地主豪强们放在眼中吗?怎么可能!

  所以南北分治,以汉制待汉人,这其中固然有着让汉人百姓安心生活的局面,但更重要的是,是向那些豪族世家们发出信号。

  辽朝愿意尊重你们,也给了你们稳固自己地位甚至上升的机会,因此你们乖乖为辽国治理汉地,不要起兵反叛,割据一方。

  你们原本拥有的,甚至原本都没有的,以后都可能会有,只有把这些豪族世家安定住了,燕云地区的汉人才能真正的走向和平。

  【退一万步讲,燕云地区是中原所属,可中原的技术传承始终严密防守,诸多技术只有燕云当地才会。】

  【不把这些人安抚好,这些技术恐怕难以完完整整地交到辽朝手中。】

  ——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作为年份靠后的朝代,他们自然有着大量的史书作为参考。

  而辽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正式政权,一直都是大清的参考对象之一。

  其中辽朝的这种南北分治的策略,对于他们大清而言,可是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当然,大清与辽朝的整体情况毕竟不相同,诸多东西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改变,不能照搬套用。

  再者,自入关以后,满人在中原地区虽然生活的很好,但不知为何,尤其是京城内的满人汉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已经有不少满人多年没有说过满族语了,这一点,让他这个做皇帝的极其费解。

  他承认中原制度和文化的优秀以及璀璨,但在自己政策的打压下,为何满人的汉化速度还是不见减缓?

  【同时,分治的另一种具体表现还在辽朝的多京制度上。】

  【多京制度就是在不同的京城,按照当地的习俗理念来进行治理,大多切合本地时间情况。】

  【而在耶律德光时期,辽朝共有三京,上京、南京、东京。】

  【其中南京幽州有些特色,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主要以传统汉人势力为主,大多制度无异于从前。】

  【另一方面,作为唐朝制度的老大哥,科举制自然没有被耶律德光忽视,始终铭记于心,没有忘记。】

  【接手燕云地区后,他依旧在燕云地区实行科举制。】

  【有的时候没有改变,反而是最大的改变。】

  【让科举制依旧继续实施下去,带来的影响从深处看其实是极大的,这意味着燕云地区的汉人依旧有着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通往上层空间的渠道并没有被闭塞。】

  【尽管与原有的方式可能或多或少有些出入,但不需要费尽心思的改头换面,彻底抛弃原有的一切。】

  【耶律德光通过这一举措,完美地展示了自己对燕云地区、对汉人文化的积极态度,同样,还有一项措施也是如此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