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1章 失控!士农工商排位之辩,再升级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失控!士农工商排位之辩,再升级

  自朝廷决定在三月十五日举行“士农工商排位之辩”后。

  汴京城最忙碌的衙门。

  不是中书,不是馆阁,也不是御史台,而是开封府。

  一些年轻的书生士子,血气方刚,精力旺盛,辩着辩着便动起手来。

  对此,包拯毫不含糊。

  该笞便笞,该杖就杖,该囚即囚,无视对方是任何身份。

  他们要拿着自清书去谏院,欧阳修能将自清书撕碎了,砸到他们的脸上。

  所谓自清书,即自证清白之书。

  若有他们的支持,此自清书无疑会更有说服力。

  御史台,自然是苏良参加。

  而是上官云花费重金买通了三司的一名官员,最后得到了一份假账账本。

  其偷税漏税乃是被冤枉的。

  他们讲述了一大堆签署自清书的好处。

  街头巷尾,纸片满天飞,全都是关于这些丑事的内容。

  就在汴京城的讨论氛围愈加浓烈之时。

  这日下午。

  在这个士农工商争夺排名的特殊时期。

  ……

  “王推官,此事关系着大宋日后的国策,关系到全宋变法的方向,也是我朝士大夫官员……”

  因清廉勤政,为官四十载,考绩未曾有半分瑕疵,被大宋曾经的权相、已故太师吕夷简,誉为:清水儒官。

  其实。

  与此同时。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攻击士大夫官员,不正不直,食君之禄而不能为君分忧,实乃伪君子、朝之硕鼠……

  ……

  据说。

  “往昔,科举入仕,成为士大夫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但当下,经商、学艺、成为一名地主,依旧可以吃喝无忧,甚至比士大夫官员过得更加自由自在,差距逐渐缩短,便引起了这种论辩……”

  他没想到一些人竟如此下作,什么谣言都能传。

  一群反对“士为首”的人,在与支持“士为首”的书生士子们辩论时,纷纷以许攸之作为反面典型。

  身在禁中的赵祯,见此乱状,气得差点儿没有将御案掀了。

  包拯知晓此事后,还不待传唤许攸之。

  那名商人还言。

  一句话突然在街头巷尾疯传。

  对付一个官员最好的办法是揭发其私德有瑕,坏其名声。

  汴京城便出现了一篇三千字长文,名为:士大夫之耻!清水儒官许攸之。

  二月二十九日,官员休沐日。

  “朝廷之事,再大也是小事;自身之事,再小也是大事。”

  二人坐下后,苏良问道:“范公,你如何看待士农工商之争?”

  二月二十日。

  而这名商人的信息来源于他的姘头,十字街西鸡儿巷的红倌人(即娼)翠云。

  汴京城内,大量揭发检举之事出现,很多空穴来风的消息疯传。

  此消息的真伪还未确定,便已经传遍了整座汴京城。

  这也是一些不法商人常用的手段。

  苏良听到这個消息后,甚是无语。

  此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