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0章 全民大讨论,士农工商排位之争!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0章全民大讨论,士农工商排位之争!

  二月初五,天寒依旧。

  柳枝抽出嫩芽,桃树陆续结出花苞。

  汴京城内,虽没了年节的气息,但依旧热闹。

  身穿襕衫的书生士子背着书箱进入学舍,酒楼茶肆的索唤(即外卖员)小哥提着食盒穿行在大街上。

  驿站的步递、马递揣着刚刚出炉的邸报从进奏院奔出,一辆辆载满货物的马车从数道城门驶出,前往全宋各地。

  汴河之上,帆樯如云,一艘艘商船驶向远方。

  ……

  再加上,大宋商税已经超过了田亩之税。

  ……

  就像西汉汉宣帝为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而组织的那一场石渠阁会议。

  辽国朝廷必将严惩不贷。

  小报上这篇文章,号召天下百姓讨论一番在当下全宋变法的前提下,士农工商该如何排位。

  于是乎。

  儒生、商贾、匠人、伶人,甚至码头上的纤夫、挑工都参与了进去。

  若为商贾,其子孙甚至要被强征到百越或匈奴打仗。

  ……

  正如大宋君臣所料。

  全宋变法才会更加清晰,大宋的未来才会更加明朗。

  刚打开今日的小报,便看到一个令他皱眉的标题。

  二月初七,清晨。

  ……

  太祖、太宗、真宗时期,皆无此等规模的辩论,若能圆满结束,必然能成为传世的佳话。

  辽国价值一百二十万贯赎金的物资,已陆续运送到边境榷场。

  何郯接着道:“这是给朝廷出难题啊!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定,估计很难令所有人满意。这就好比父亲、母亲、妻子、孩子同时掉进汴河里,你们说应该先救哪一个,最后救哪一个?”

  欧阳修捋了捋胡须,道:“要老夫讲,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士农商工,可以将商人的地位提一提,至于工,匠人势小,相对而言,影响力也最小。”

  当日,中书就发布了诏书。

  一时间,各种言论满天飞。

  “农人焉能居第二?其量虽大,然势小。士、工、商,谁不能种地,离了他们完全没有问题,我大宋最不缺的便是农人,那些地主们,只会自我标榜,创造的价值最劣、最低!”

  此次,辽国完全输了理。

  “士农工商,商为首,士次之,工第三,农居末。”

  管仲说此话时,并未排序。

  印书作坊、职业抄写人、书籍铺、书摊小贩的旺季突然就来了。

  “商不满排于末尾,农不愿居于商后,士不愿丢了头名,工亦不愿处于商后。当下,在所有人眼里,这个排位决定着朝廷的国策方向,朝廷一视同仁是不可能了,恐怕必须要争出一个高下来!”

  于是。

  商人们逐渐支棱起来。

  在书生们眼里,“士农工商”才是正确的顺序,绝对不容更改。

  目前解决此事的最快方式,就是先要辩出一个结果来。

  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的亲笔道歉信也传到了汴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