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裁兵数额之争,两府三司大乱斗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裁兵数额之争,两府三司大乱斗

  翌日。

  中书、三司、枢密院的官员们都忙碌了起来。

  裁兵之策将由参知政事文彦博主笔,参知政事张方平、枢密副使庞籍为辅,三人共同撰写。

  所需任何资料、数据,其他衙门都须第一时间配合。

  台谏官们则进行监察。

  三衙的将领们皆心情紧张。

  他们知晓已难改朝廷裁兵之策,唯有希望裁减的人数可以少一些。

  一些老兵,除了当兵什么都不会。

  若将其放还为民,恐怕大概率会成为流匪贼盗。

  一些将领已上疏表达了担忧之心,赵祯都只回复了一句话:朝廷自会妥善安置。

  ……

  十日后,近午时。

  裁兵之策的首稿摆放在中书省政事堂的桌子上。

  文彦博、张方平、庞籍三人,面带笑容,显然对此策很满意。

  按照惯例。

  此策应先令两府三司的相公们看罢之后,再提交给赵祯。

  文彦博为避免发生争执,将唐介、欧阳修和苏良三人也邀请了过来。

  此时。

  陈执中、夏竦、吴育、王尧臣、欧阳修、唐介、苏良七人心中都有一个裁兵的大概数字。

  毕竟,众人都经常翻阅大宋的军政信息,心中多少有一个预估。

  当即,七人便率先阅读起来。

  ……

  此裁兵之策,共分为四个部分。

  其一,综述了大宋军队当下的基本情况。

  当下的禁军、厢军数量已高达一百二十五万余人,朝廷又常招流民入伍,数额与日俱增,以致民穷国匮,兵冗财竭,国用甚不足。

  有些地方,老弱病患占数近半,实乃国之大患……

  其二,言明了兵丁裁减的方式。

  四十岁以上体弱者与五十岁以上的士兵,一律裁减;

  定编定额,并省军营。由朝廷确定各个地方的总兵力数额,多余者一律裁掉,实行军营合并;

  设置精兵操练军规,不合规者,一律淘汰;

  部分禁军降为厢军,部分厢军可免为民。

  限民入伍,地方需劳力者可酬之以工,不可将流民、盗贼等募为兵丁,应采取其他安抚措施。

  新募兵丁,严格控制军费数额,禁军平均每兵岁费不能超过五十贯,厢军平均每兵岁费不能超过三十贯。

  对低阶武将进行裁减,部分合并军营之处,可十之裁二。

  ……

  其三,提出了三十余项安置措施。

  有功绩而不能战斗者,列为剩员、小分,薪资减半,调任为各个州府或军营的杂役或巡察各地的仓储和草料场等地;

  体弱或岁高被放还为民者,根据军功或入伍年限,结合家庭情况,对其施行减免赋税、给予田地、金钱抚恤等多种恩惠方式;

  军士阵亡有妻者,月粮全给,守节则给终身;病故有妻者,月给米六斗三年;

  裁减之兵生乱者,减去所有恩赏,罪加一等。

  ……

  其四,结合地方州府的安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