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百官吵群架,如菜市场般喧闹的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百官吵群架,如菜市场般喧闹的大庆殿

  大庆殿内,鸦雀无声。

  群臣都在认真思考。

  裁官?裁兵?还是另谋良策为国生财?

  陈执中低着脑袋。

  这次,他并不打算在朝堂无人回官家话时,率先开口回话。

  就在这时。

  翰林学士、知谏院欧阳修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另谋良策为国生财,已无新路径,而今只能节流。我朝官员臃肿是实情,兵丁老迈而冗多,亦是实情。臣建议,裁官为主,裁兵为辅!”

  听到此话,不远处几个馆阁老臣翻起白眼,差点儿没有气晕过去。

  三选一就够难的了,他竟然还多选,实在气人。

  苏良则是乐了。

  欧阳永叔的脑子确实和别人不一样。

  紧接着,张方平站了出来。

  “臣以为,应当以裁兵为主,裁官为辅。裁兵施行较快,以年龄、体格、兵种等硬性条件便可裁撤,并予以安置。至于裁官,实需细水长流,才能不伤国本!”

  “臣附议!”文彦博紧跟着说道。

  这时候,一名馆阁老臣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

  “官家,裁官与裁兵绝不可同时进行,即使一主一辅也不可并行,二者皆会动摇国本,一旦内乱发生,实难处置。臣以为,军伍之中,老弱病残者甚多,河北、河东养兵三十万,老弱怯懦便占据一半,理应裁减,且应减少募兵数量,以补国用。”

  这位老臣,侄儿辈十余人,皆为恩荫之官,自然不愿意裁官。

  这时候,枢密使夏竦终于站不住了。

  若群臣聊到最后,以裁兵结束,那以后全朝最忙的人,必然是他这位枢密使。

  并且,军伍之中,人情关系尤为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裁兵,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到那时,可能都要他这位枢密使背锅。

  夏竦大步走出。

  “官家,臣以为,万万不可裁兵。西夏、辽国虎视眈眈,仍有南下之患。另外,淘汰之兵不擅耕种,必会相聚为盗贼,兵丁造反,远胜于恶民,难道诸位想看到数个地方如“王则”那类的兵贼造反吗?”

  “夏枢相,此乃危言耸听耳。我等主张裁兵,裁减的乃是劣次之兵,我朝往昔,士兵于六十一岁可退伍,而今若五十放为民,岂不可节省大量军费!此外,往昔经常招募流民、贼盗为兵,而今完全可废弃,令流民、贼盗为朝廷力工即可,以工出钱……”文彦博不紧不慢地说道。

  不得不说,文彦博对军伍的了解,远胜于其他人。

  夏竦并未与文彦博辩驳,而是继续道:“与裁兵相比,臣更倾向于裁官,毕竟裁减之官员无造反之能!”

  听到这话,陈执中顿时不乐意了。

  “夏枢相,此言差矣,我朝到底是官员重要还是劣次之兵重要,大家皆心中有数。我朝有如此多的官员,乃是因朝廷设有如此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