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章 深夜的惨剧(4)_午夜别候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铲子进来,清理污物。又有两三个工作人员把家属转移到隔壁的卫生所,他们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表情沉重,眼圈红红的,嗓子嘶哑。

  我对那个黑裙姑娘很好奇,她的脸上写着震惊和恐惧,还有一丝很不情愿的,类似胆怯、厌恶的内容,这使她的身份很模糊。

  我的意思不是说她缺乏同情心,我想,除非工作需要,否则也没有人愿意泡在这里,去感受别人那种难以言喻的哀痛吧?我知道很多人看了事故报道都很难受,也有很多志愿者愿意对罹难者家属们伸出援手,但这并不能由此来苛求前一种人,比如这个姑娘,她宁愿回避,也不愿面对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毕竟,在如此悲惨的场景面前,大家都无回天之力。

  一对中年夫妻在亲友们浩浩荡荡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妻子几乎是给人搀进来的。亲友们大多是年轻人,脸上表情各异,有心存侥幸的,有内心担忧的,有故作轻松的,有目光惊惶的。他们来找一个小女孩,确切地说,他们希望找不到这个小女孩。

  我怔怔地看着这位父亲,想起了车上那个背书包的小姑娘,她对单身女郎说:“大姐姐,你好漂亮哟。”父女俩的单眼皮如出一辙。

  我问他们,小姑娘是不是背着一个土黄色的书包。大家都惊惶地望着我。我忽然后悔了,我干吗要充当这个角色?他们的一生可能就被我的这个消息所改变。

  做母亲的脸色惨白,她看我的眼神居然有一些憎恨和厌恶。她皱着眉,“你是哪个?”

  父亲的理智还算清醒,对我说了句:“抱歉”。

  我喃喃地说自己是公共汽车上的最后一个目击者。

  工作人员也提心吊胆地望着我,所有人都在愣愣地望着我,这个房间失去了的重心,忽然全都压在了我的身上。

  “我记得好像……有一个小妹妹,她背着个黄色的双肩书包,讲平城话……”我的声音低下去,硬着头皮,艰难地说,“她梳一个马尾辫。”

  亲友团顿时有人哭出声来,母亲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看着我,憎恶地问:“你是哪个?”

  两秒钟之后,场面混乱,母亲晕倒,亲友们乱成一团,丈夫扔下妻子,捂着头蹲下去,工作人员都从桌子后面站了起来。

  黑裙女孩很不赞成地看着我,悄悄地责怪道:“这个车上的乘客,光是小孩子就有四五个,你怎么可以说‘好像’这一类不负责任的话?你怕不开口,人家把你当哑巴卖了?”

  一位善解人意的女交警用眼色制止她说下去。

  孩子的父亲缓缓站起来,他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对黑裙女孩说:“小姐,不要怪他,这位先生,他没有讲错。我……”他虚弱的声音让我们都听不清。

  他痛苦地说:“其实,今天我从《平城早报》上看见有报道说在车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