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够酷了吧!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

  “那我需要联系几家媒体…”

  “OK,我给你批30万资金,够不够?”

  “够了,我觉得三万就差不多了!”

  沈林想到了什么,赶紧给毕晓世打了通电话…

  ……

  《三联生活周刊》,沈林做封面这期,上市后,本来以为销量跟之前的差不多…

  毕竟大林子出道才半年。

  架不住人家有宣传团队啊!

  市场定位就是偶像,能写能唱能演,长得帅。

  粉丝真的很多…

  所以,销量很猛,后来网上开始讨论了,最开始只是不满,说沈林不懂摇滚,最后传成了沈林看不起摇滚乐!

  一堆人带话题要弄死沈林!

  你一个唱流行的还敢看不起摇滚乐?

  这年头的娱乐周刊,也就是纸媒都是紧随网络热点,当然,二十年后也没多少变化,对吧,被官媒批评的小镇做题家们?

  正好这阵子也没啥事,除了饶颖状告赵老师性nue待、赵巴菲殴打孕妇…

  好吧,还是有很多新闻的!

  但沈林跟摇滚迷的事还是上了很多娱乐周刊的头条…

  毕竟今年是2004年,中国摇滚十年祭!

  94红磡已经过了十年!

  所以,发布会,还是很多记者来了,沈林戴着墨镜,直接出现在发布会现场:

  “大家来的目的,我也知道,你们也不用多问,我直接读信了…”

  沈林从口袋拿出一张A4纸,清了清嗓子,开始读:

  “《致中国摇滚乐迷…》

  我澄清一下,我讨厌的是国内一帮搞摇滚的,正事不干,就知道反对这个,反对那个…

  这帮人总是奇形怪状的头发、纹身、嗑药、酗酒…

  好像这样就是摇滚!

  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乐迷普遍对摇滚圈的看法是:嗑药、睡果、就知道吼、还总是瞧不起其他音乐人。

  我无法跟那些非摇滚迷讲摇滚是有大爱的,是反战的,因为他们看到圈子的表象就这样,内里,只会更脏!

  很多摇滚迷就是喜欢踩其他人来凸显自己,来表示自己和自己的偶像多牛逼。

  你有什么可牛逼的?

  牛逼也是人家唱的牛逼,关你屁事?

  总说崔健一嗓子喉出了时代,这个肯定是对的,我很崇拜崔健,我还给他写了一首歌叫《蓝色骨头》…

  我第二张专辑会翻唱一首《花房姑娘》,已经得到崔老师的许可。

  我始终不明白,你一个听歌的,还听出优越感了?

  这帮人吧,说到唐朝,言必称:“张炬一死,再无唐朝”;

  说到黑豹,言必称:“窦韦一走,再无黑豹”;

  说到魔岩三杰,言必称:“张杵死了,何涌疯了,窦韦成仙了”

  说到摇滚,谁不反商品主义、谁不反叛,谁就是伪摇,谁就是背叛理想;

  说得多了,就连一些唱摇滚的也信了!

  你问问他们,作为一名有志于靠音乐吃饭的人,他们对自己团队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打算,对这个产业有什么看法;产业不行,有没有想过怎样搭把手去改善?

  没有,就知道满嘴喷粪,抱怨音乐环境不行…

  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哔哔…

  能力不足就说自己能力不足!

  还说我不懂摇滚,不配玩音乐?

  懒得搭理你们!

  摇滚乐是诚实,有力和宽容的音乐,它最不应该成为的,就是某些人恃以高于另一些人的工具。”

  读完,收信,然后道:“希望各位老师原封不动的刊登,我愿意跟他们辩论一下…”

  现场一片哗然,正要说什么,沈林已经起身离开,赵姗则负责收尾,顺便分发给各位记者那张A4纸的复印件…

  毕晓世则笑着补充一句:“林子今年才21岁,我觉得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有资格谈音乐素养、音乐审美…”

  “对了,透露一下,我们马上会发一张EP,三首歌,全是摇滚风,《追梦赤子心》、《私奔》、《我相信》…”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