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一个大胆的想法_我在民国打酱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巷瑛国公使馆。

  东交民巷是一条长长的巷子,里面驻扎着各国公使馆,已及一些其他外国机构,例如汇丰银行之类的。

  并且,根据《辛丑条约》,东郊民巷行政管理权完全归使馆,华夏当局无权过问,并且更改了名字,洋人称之为使馆街,还派兵驻扎。

  因此,当得知首都老百姓的游行队伍,朝着东交民巷开进的时候,在巷子的两头,洋人开始设卡,拦住老百姓,不让进。

  荷枪实弹的洋人兵,不但架起了铁丝网,还端起了长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首都老百姓。

  愤怒的老百姓一看被拦住了去路,并且还看到虎视眈眈的洋人兵端着枪,胆子小的不禁吓得向后退了几步。

  但是,总有一些人不怕这些洋人兵,见无法进去,索性直接开骂,吐口水,各种国粹尽出,并且声音越来越大。

  洋人兵虽然听不懂老百姓骂的是什么,但是观老百姓的表情就知道,绝不是什么好话,一时间也是气的不行。

  平时看起来像兔子一样的华夏老百姓,什么时候也敢骂洋大人了,岂不是反了天了,只见领头的洋人拿出枪,朝天上开了一枪。

  “嘣!”

  巨大的枪声震住了老百姓一时,但是震不住一世,随之而来的便是老百姓更大的谩骂声,声量一浪比一浪高。

  “嘣!嘣!”

  又是连续两枪对天警告,但老百姓却是丝毫不退却,想起了这么些年受到的屈辱,有些人当即眼睛就红了,拿起臭菜叶子,就朝着洋人兵扔过去。

  铺天盖地的臭菜叶子,奔向了巷子口的洋人兵,并且臭菜叶子连续不断,因为有人专门驾车从菜市场往这里源源不断的拉过来。

  这一刻,老百姓是愤怒的,无惧的,他们不相信洋人兵敢开枪,所以,肆无忌惮的发泄着长久以来,对洋人的不爽。

  事实上,洋人兵确实不敢开枪,因为得了瑛国公使馆的命令,只需要挡住不让进,千万不可再度挑起事端,否则真就不可收拾了。

  所以,洋人兵们见恐吓不管用,黔驴技穷也,就只得用洋人高大的身躯来接受,来自于老百姓“无私的馈赠。”

  别看洋人兵不敢动手,但是黑洞洞的枪口依然对准了老百姓,谁敢保证不会发生擦枪走火,或者哪个洋人兵忍受不住开枪。

  因此,东交民巷的巷子口,首都老百姓与洋人兵的对峙,迅速吸引了各方的关注,最快到达的便是闻风而来的西方记者,以及首都各大报刊记者。

  当然最迫切的还是段总,听闻后,只感觉头皮发麻,后背发凉,立即招来了菊长,尽快去解决此事,免得引起更大的冲突。

  菊长当然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二话不说,带着两队人匆匆往事发地赶,是一刻也不敢耽误。

  只是,等菊长赶到了东交民巷巷子口的时候,已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