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回 春光灿烂攀牙府(三)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第九十七回春光灿烂攀牙府(三)

  马金一个人静静对着地图深思,完把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的马和忘了,也不知道马和被人直接无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绝对是利在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华夏来说远比长城对于华夏更加重要,大运河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通过水路实现了无缝连接,实现了两个文明的融合,两个文明交映生辉,擦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绚丽的火花,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难于替代的作用。

  修建大运河是凝聚华夏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直到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隋炀帝杨广为华夏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华夏的功绩摆在那里,不管后世怎么修史,始终无法漠视其存在,也无法抹杀其对华夏的贡献。

  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大到隋炀帝杨广为此国破人亡,如此浩大的工程完脱离了现实基础,违背了应有的经济规律,不管是谁修建结果都一样,谁建都会伤国体,10年内征召的劳役超过了1千万,当时的华夏才多少人,刚刚结束三百年的战乱,整个国家的人口还不到3千万,其中还包括老弱妇孺,这样的大手笔,这样的气魄,这样的不顾人民死活,这样的不顾人民的承受能力,除了隋炀帝杨广,历史上恐怕只有一个修长城的秦始皇可以相提并论,结果如出一撤,政权在极短的时间内崩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可不察也。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留下的几乎是骂名,荒淫无度、好大喜功是他的标签,直到近代,才有学者将其对华夏的功绩从一堆史料中分离出来,肯定了他统一华夏,结束了华夏三百年战乱的功绩,还有就是大运河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对后世发生的历史,马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对隋炀帝杨广同样没有任何好感,只是刚好学到历史与地理重叠之处,看着东南亚地图,马金在心里想:是不是可以在泰国开一条运河,将澜沧江(出了华夏叫湄公河)直接引到攀牙府进入安达曼海,这样一来,明帝国大陆就拥有了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的出海口,一个是东番,直接面对的就是一望无边的太平洋,没有任何的阻拦,另一个就是牙芳省(攀牙府),直接面对印度洋,只要这两个出海口掌握在明帝国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