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六回 饱览河山(四)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王景弘与张欣辞别张三丰,在一个小道士的陪同下,游览武当山的名胜古迹和无限风景。

  金殿雄伟森严气势磅礴,其他楼阁各擅胜场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有一点是王景弘始终不明白的地方,在深山老林,人迹稀少,道路不畅,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要建设一个巨大的道观,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不是一座,而是一群建筑,要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建设一个要塞可以理解,比如长城,但这些只是为了出家人修行,得什么样的脑子才想得出来,当然咯,这些建筑对后世来说,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这值得吗?!

  目前的明帝国对这些建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不是说不能建,而是要结合实际,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总之,审批非常严格,手续异常繁琐,无他,有限的资源必须用到实处。

  因为王景弘与马和的穿越,原历史上建于永乐年间的紫禁城和净乐宫再也没有出现,幸与不幸无人可以评说,从这个时空往前发展,后人并不知道有这两项建筑,何来功与过!

  武当山的风景独树一帜,站在天柱峰顶,一览群山下,往下看,“孤云”翻滚波涛汹涌,随着云海的聚散,各种景观乍隐乍现,极尽变幻美不胜收。

  武当山的风景与前面看过的武夷山,桂林,贵州的风景又自不同,开始还拿他们进行对比评论,看得多了,发觉每个地方的风景都不同,根本无从比较,每个风景都是不可复制,最后王景弘与张欣一致决定不再进行比较,要做的,就是把看到的,千奇百态的自然风景,经过的人和事忠实的记录下来,世人要比较就让他们比去。

  告别了武当山和张三丰道长,两人一路游玩向着安徽的黄山前进,后世王景弘曾经两次游览黄山,可惜不尽人意,最著名的风景竟然是由游客组成的人海长城,卖糕的,从山顶到山脚,一个接一个密密麻麻,想停下来拍个照都变得奢侈,据说,有很多鬼佬到华夏,就是前来观赏这样的人海,这都什么事啊。

  张欣一路上听王景弘不断的介绍黄山风景,搞得心里痒痒的,心想,黄山的风景难道比桂林更加令人难忘?心里怀疑的成分更多,但王景弘好像从来没有说过大话假话,又不得不使人相信。

  这天,两人来到黄山脚下的宏村,立即被宏村的景致吸引,淳朴的民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出尘脱俗,好一幅画里乡村,静与动完美结合,走在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恍若世外桃源。

  宏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