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回 世纪婚礼(七)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回世纪婚礼(七)

  香山位于京城西北郊西山东麓,距离京城约20公里,地处西山东坡之腹心,也是西山山梁东端的枢纽,其峰峦层叠,涧壑交错。

  主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南北两面均有侧岭向东延伸,南向侧岭伸展直达红山头,北面侧岭至青龙桥头。

  香山是京城一处非常有名的风景区,从风水地理上说,这里就是西山龙脉的龙头,风水宝地,历代有无数的名人骚客在上面留有墨宝,在华夏非常有名,是京城旅游的必去之处,与长城相映生辉。

  在原时空里,香山最后变成了明帝国历代皇帝的寝陵,因为马和与王景弘的穿越,明帝国踏上了工业化之路,移风易俗成了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限制了墓葬的规模,包括皇帝也不例外,同时禁止在风景区墓葬,这项改革使得很多风景区免遭破坏,惠及子孙后代。

  关于香山寺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妙高堂(香山寺中的一座建筑),在宛平县西四十里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

  金朝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在金世宗完颜雍的提议下,将原有的香山寺和吉安寺合二为一,并重新命名为“大永安寺”。

  后来金世宗的孙子金章宗继续在这里大兴土木,并经常到此游赏。《顺天府志》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永安寺:“上院则因山之高,前后建大阁,复道相属,阻以栏槛,俯而不危。其北曰翠华殿,以待临达,下瞰众山,田畴绮错。……下院之前树三门,中起佛殿,后为丈室、云堂、禅寮、客舍,旁则廊庑、厨库之属,靡不毕兴。……庄严如入众香之国。”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曾到永安寺游览,到了元仁宗在位时,将永安寺更名为“甘露寺”。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弥创建了碧云庵。

  相传在七百多年以前,香山有一只金鹿,金章宗得知此事亲自上山捕捉。转了半天未见金鹿踪迹。时值正午,他又累又渴,依着一棵树合眼便睡。睡梦中见到一只金鹿突然出现在眼前,他急忙拉弓连射两箭,都射到了地上。而金鹿也不见了踪迹。章宗恼怒之余拔起地上的两只箭。箭刚拔出,两股清泉便从箭孔中涌出。这时一阵凉风吹过,章宗从梦中醒来,于是命人在地上挖,果然挖出两股清泉。章宗大悦赐名梦感泉。

  上面这些都是香山的名胜古迹,引无数文人骚客趋之若鹜竞相折腰,其实这些厚重的历史固然珍贵,但香山最吸引人们前往游览的还得属自然风光,秋天的红叶在华夏独树一帜,美得令人落泪,一到秋天,漫山遍野一片红海,到处都是前来观赏的游客,各寺院是应接不暇,走在其中,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全都随风而逝,这里,就像是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