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7章 超大容量和速度_超脑黑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机的历史上,所有设备都基本遵循一个由大到小的原则,首先是科学家们将设备的原型给做出来,证明其可行性,然后再针对这个原型不断地进行优化,微型化,最终进入实用阶段。

  机械硬盘的结构大致是由磁盘和磁头组成的,磁盘不断地旋转,磁头不动的话·就能够在盘面上画出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磁道,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而磁头读取上面的技术,便是磁阻和巨磁阻技术,其灵敏度的提升,直接引起了机械硬盘存储容量的提升。

  林鸿要想实现存储设备·自然是无法在大脑里面制造出一个告诉旋转的磁盘结构的,也无法制造出超级灵敏可以随时进行寻址的磁头。

  不过,这也没关系,除了机械硬盘,还有一种硬盘,即固态硬盘。这是一种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的硬盘,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这种硬盘,实际上在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至今还停留在实验室中,并没有得到普及和商业化。

  固态硬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flasu芯片作为存储介质,不需要电源也能保存数据。另外一种,则是基于dram必须专用的电源保护数据安全。这两种技术,说白了,就是之前的rom存储技术和内存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将其容量扩大而已。

  固态硬盘的特点,就是存取速度快,其速度可以和内存相媲美,其速度便可想而知。美中不足的是,其制造成本也非常的高,比机械硬盘要高多了,其商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林鸿对这些新技术非常关注,他的兴趣之一,就是了解和研究这些还停留在实验室当中的高端技术。因为,这些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照电子行业的发展速度,这些东西,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之内,都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林鸿在自己的“天眼”里面制造不出机械硬盘,却是可以制造出固态硬盘,其制造过程,实际上和制造其他硬件结构相差不大,甚至还要更为简单一些,因为这些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像平原一样平坦,一望无垠。

  林鸿估算了一下,使用开关蛋白代替flash芯片的话,其硬盘密度可以超过11b平方英寸,11b也就是1b,这个容量,相对于现在的硬盘存储设备来说,是相当惊人的,因为现在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硬盘密度,最大也维持在gb平凡英寸的水平,只相当于几十分之一。

  并且,这个存储结构,不但可以作为硬盘使用,也可以作为内存使用。

  因为其数据读写速度非常快,机械硬盘根本无法和其相比。因为固态硬盘并没有磁头,并不需要消耗寻址的时间,直接就是信号的光速传递,现在实验室的那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