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四章 王土之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问道:“此何阵法?”

  “回殿下,一字长蛇阵。倭人攻蛇身,首尾齐卷。甲山为首、乙山为尾,倭人破阵之术是没错的,击蛇头、切蛇身,欲使我首尾不能相顾。然击蛇头之队,顷刻溃败,便无用处。”

  对话刚刚结束,早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海军立刻开炮。

  东北、正西,两个方向形成的夹击火力,顿时覆盖在了渡河的倭人身上。

  散兵开始自由射击,靠山根列阵的陆战队奏响战鼓,列阵向前,在河岸边举枪。

  不过千人的倭人武士队伍,此时面临的是12艘巡航舰二分之一的火炮,加上正面陆战队的六门轻便榴弹炮,合计186门火炮的三角交叉轰击。

  海军的炮手都是在威海用火药喂出来的老兵,加上燧发机的使用,开炮的频率极快。

  三次炮击,加上陆战队的一次齐射,正面渡河进攻的武士瞬间崩溃。

  只在雷霆之间。

  后面列阵的铁炮手抱头鼠窜,朝着萩城狂奔;渡河到一半的武士,侥幸未死的,也立刻调转了船头向后面逃走。

  齐射了一次的陆战队就地停住,掏出铅弹,咬破纸包,装填火药和铅弹。

  伴随着鼓声,快速形成了营纵队,右转迈步,向东席卷。

  东边已经渡河的九百多名武士,实在没想到西边的战斗这么快就结束了。

  就如同打了几串惊雷,可就算是下雨天,也没有打完雷就这么快下雨的。

  正如吴芳瑞用阵法的解释,本想着击头而攻身,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先断其尾。

  却没想到击头的部队根本没击出,现在就成了最愚蠢的攻一字长蛇阵只切其腹,首尾不是不能相顾,而是首尾合力席卷,如蟒绞兽。

  呈营纵队攻击前进的大顺军,最前面的连队在听到变阵的命令后,鼓手将步频从75步降到了60步。

  这个时代的军鼓也好、军歌也罢,都必然是和操典的步幅相符合的。

  听此时各国的军歌拍子,就知道此时各国操典每分钟的步子频率。

  后面的几个连队,则加快了脚步,从步走变成了小跑,就像是无数次在威海小站营训练的那样,按照军官的节奏呈斜角快步跑到应该在的位置。

  散兵前出,利用松散的阵型,拉长宽度,掩护后面的线列。最后一个连队不参与前面的对射,还是跟在线列的后面,保证随时可以变阵成营空心方阵,虽然倭人并没有骑兵,但军官学操典学的都很古板。

  大顺陆战的特点,就是超快的变阵速度,行进间变阵、前面配属的散兵、以及随时可以切成营级方阵的团营阵型转换。

  相对而言,每分钟的射速和装填速度,按照此时世界的排名,射速是远低于已经上台了腓特烈二世的火枪手的,但是变阵的速度可比腓特烈高出了数倍。

  若此时和普军排队对射,在对射阶段,大顺的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