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四六章 必死之局(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理论上,是不是应该出钱,作为佃户无法佃租的补偿?

  如果这么想的话,理论上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比如,加税。

  你资本不是租种这块土地吗?不是让佃户没办法谋生了吗?那你多交点税,朝廷多问你收点税,用这笔税,来安置这些佃户,让他们迁徙去扶桑、南大洋,去垦耕。

  这,就是那个“勃拉发明了抽水马桶,倒马桶的女人全都灭绝了”的段子的一种解决方式——原本这块地十个人干活,现在六个人干活,那么就该这六个人出钱,解决剩下那四个人的基本生存问题。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决方式。

  只不过,这种解决方式,在大顺又是不适用的。

  以华北为例。

  不管是去北美,还是去澳洲,就现在的交通运输水平、船只载重能力、跨越大洋去得六七个月时间的漫长周期。

  使得每个移民的迁徙成本,至少得100两白银,只多不少。

  而华北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地矛盾,人均土地面积,基本上可以认为已经降到了3亩到4亩——至少,山东地区应该是这样,否则也不会出现到了满清末期,山东一个短工干一天活只能买1斤6两高粱米,还无数人抢着干的情况。

  而人均3、4亩的耕地。

  种啥玩意儿,能在原本的“四六交租”的基础上,再拿出100两白银,还保证有利可图呢?

  理论上,大顺可以先垫付。

  然后分二三十年时间,把这笔钱用税收征回。

  问题是,大顺的国库,拿得出这笔钱吗?

  没钱,怎么垫付?

  没钱,啥也玩不转。

  所以,实际上,那个“勃拉发明了抽水马桶,倒马桶的女人全都灭绝了”的段子里,原本这块地十个人干活,现在六个人干活,那么就该这六个人出钱,解决剩下那四个人的基本生存问题的这个改革思路,在大顺,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学英国,不管,或者去城市做工、或者想办法润过大西洋,在大顺,还是行不通的。因为佃户不想安安地静坐在那,被所谓的历史车轮碾碎。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实际上能走的路,也就是刘钰说的那种办法:沿海地区靠对外掠夺、海外市场、美洲金银、过剩人口、先把工业化搭起来;内地地区,用强有力的手段,均田,禁止买卖,杜绝资本主义体系侵袭内地和农村,保证每个百姓的基本生存。

  对先发地区来说,是生怕资本主义不够发展。

  而对内地地区来说,则是要生怕资本主义继续萌芽。

  但,这就等于又把问题绕回来了:均田、禁止买卖、保证生存、减免赋税、减轻劳役……这是大顺自己靠改革能完成的?

  现在,大顺面临的情况,和历史上的王朝还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在于,如果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想要这么改革,压根是不可能的。

  识字,是晋升为统治阶层的基础。

  而识字,以及入学进学成为举人、进士的前提,基本上可以确定家里面得靠租佃体系生活。

  满清时候,有人进言,说限田三十亩事。乾小四最多也就是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也很合乎正道、更合乎儒家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但是这事吧,不好办。

  简言之,做事,需要“干部”。

  而“干部”,在之前,又和租佃体系,基本绑定。

  让一群靠着租佃体系出身的人,去反对租佃体系,达到均田的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大顺,有所不同。

  大顺,有一群既不靠租佃体系为经济基础、又不是正统儒学出身的,识字的,有专业技能和基本统治术的人。

  这群人,使得大顺有可能发动改革。

  而这种改革,又是刘钰所言的“大顺炸了”的基础。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