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军械与审计_天汉之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说经典不重要,而是对现在的王宵猎来说,通俗读物更重要而已。

  饮了碗茶,说了几句闲话。王宵猎道:“天色还早,我们到后边看看兵械制作。现在乱世,说到底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从衙门后边出去,是一个大院子。一进院子,就听见乒乒乓乓的声音。院墙边的凉棚下,铁匠们正在忙碌。有的在制作刀剑,有的在制作各种各样的零件。

  王宵猎道:“各州县的铁匠,大多数都在这里了。说实话,有些不妥,乡下百姓的农具就没有人修造了。我准备让这些人带徒弟,几个月后,大多数人就能够回家去了。”

  闾勍道:“如何使得?你新招了那么多兵,正是需要军械的时候。我跟你说,老铁匠们的经验特别丰富,制出来的刀剑,不是新手可比的。”

  王宵猎道:“不妨事。军中用的器械只有那么几种形制,一人做一道工序,就简单了。许多铁匠打了一辈子铁,他们能做的物事别人做不了,不需要在些浪费日子。”

  闾勍见王宵猎不听,也不再劝,只能心中叹气。看来王宵猎还是太年轻,不知道厉害。或许在他眼里,这样做是爱惜百姓。却不知,军械不利,战场上是要死人的。

  宋朝最大的工场都是官办的。如以前的开封府。一个是皇家的织造院,里面近万女工。还有一个就是造军械的地方,同样数千工匠。这样大规模的工场不是小作坊可比,产品制造都分成了许多工序,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即可。但下面的小地方,就没有这种分工了。

  王宵猎的想法,是把大规模制造的东西,都合理分成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工人只需要知道这道工序的知识即可。这样训练,比教徒弟可是容易多了。

  看了一圈,闾勍道:“制置,我看你这里都是制作刀枪,怎么不见弓弩?”

  王宵猎道:“弓弩制作费时费力。只是最近,我才从流民中找到几个开封府过来的弓匠,说清了制作过程。只是一时之间,难以置办完材料。是以旁边别设一院,让他们在那里准备。”

  闾勍点头:“不错,弓弩制作可不容易。特别是军中所用,非是民间的弓可比。”

  王宵猎本来是准备建个水力锻坊,只是这里地形不合适,正在别寻地方。新野这里河流虽多,奈何地势太平,蓄水不易。想利用水力,还是北边的汝州合适。

  要想把军事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来,从炼铁炼钢,到加工制造,链条很长。一时之间,王宵猎哪能够准备得起来?只能在这里先制造急用的兵器,后面慢慢补充。

  穿过院子,里面是一排房屋。门口挂了一个牌子,写着“审计司”。

  汪若海问道:“制置,怎么这里还专设一个审计司?若是衙门里的事情,设在衙门里才对。”

  王宵猎道:“官场上面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审计。要审计,就离不了查账籍,懂数字。一时之间哪里有那么多人才?只能够在这里设着,先培养人起来。以后事情多了,才由他们做事。”

  宋朝以前有勾当司,赵构登基,因为避讳,改成了审计司。后世的审计,名字是从这里来的。官场之上,包括在商场,审计特别重要。王宵猎有前世记忆,当然知道这一点。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命一个官员做事,就要充分授权,才能保证效率。充分授权,不代表允许属下为所欲为,必须进行严格审计。审计能不能做好,直接影响到整个官场。

  这个时代的审计,其实用到数字的地方不多。王宵猎不同,要求参加审计司的人,必须要先学习数学。审计的时候,针对钱物,一一核对仔细。

  在王宵猎看来,属下的权力要有,严格的审计也要有,两者相辅相成。

  走过院子,汪若海看向房子里。见有二三十个学生做在那里,不足二十岁到三十多岁,正在看上面一个教师讲课。一个学生转过头,正看见门外的人,神情有一些羞涩。里面教师讲的什么,从外面并不能看清。不过看学生学得认真,态度倒是不错。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