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到了收获果子的时候了_抚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然,富的人是真富。

  看过了那些私人的园林,享用了本地官员殷勤的招待,吃了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美酒,萧诚笑咪咪地起身回程。

  整个巡视的过程之中,他没有斥责罢免过一个官员,对那些诚惶诚恐的吏员,更是和颜悦色,对于那些官员们呈上来的户藉、黄册等,也都是随手翻一翻便罢了。

  全部过程,都是人畜无害的模样。

  看起来,这只不过是一个虎王在巡视他的领地,重要的是显示权威而并不是想要整点什么事出来。

  随着萧诚的离去,整个江南地区,也全都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离开这里的萧诚,心里却是憋了一大口气,不彻底整治,谈什么富国强兵,谈什么北伐收复国土?

  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只怕自己将来要被自家小妹打出屎来!

  对于北方辽国的政改,萧诚可是一点儿也不敢放松警惕。

  知秋院的主要精力,便放在北方。

  与自己小心翼翼地四方拉拢,想要做点事情还必须有一个长时间的铺垫不一样的是,三娘子萧旖在辽地却是大刀阔斧。

  那是真正的一言堂。

  她说咋办,就咋办。

  想要和她瓣手腕的,只有一个下场。

  死。

  这是她的地位决定的,也是辽国长久以来强者为尊的传统所决定的。

  占据了整个河北路,掳掠了东京城,然后又将北方地区完全变成自己附庸的辽国,正在弥补自己以前最大的短板。

  从东京,一次性地掳掠了数十万人,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工匠。

  这两年来,从河北等地方,还在不停地向着中京输送匠人。

  与许多人觉得这些人是去了地狱不同,萧诚却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在中京受到的待遇,只怕比他们在宋国还要好上许多。

  萧旖力排众议,给了这些匠人国人的待遇。

  而国人,过去是只给契丹人的。

  在辽国,真正倒霉的,是那些被掳掠而去的商人、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

  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表现出来他们对辽国的作用的话。

  所以,很多的读书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转换了自己的立场,成为了萧旑最忠诚的拥护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人的命运。

  萧旑在基层,大量地使用了这样的人,而这些人也成为了她政改的雄厚的基础。

  辽国原本的部落特性,正在飞快地消失,而中央集权的特性越来越明显。

  皮室军,属珊军,宫分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整编,扩张,而原本的头下军、部落军、包括汉人世家的私军,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

  萧诚知道,当军队的整改完全结束,萧旑自觉能完全控制住军队之后,大量的辽军就会南下了。

  按照萧旑现在的速度,如果没有什么其它的意外的话,五年,她就能达到目标。

  如果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