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山下亭中_冠盖如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令安知道,六凉县乃至南疆所有认识他的人,总耐不住想要窥探一番自家,尤其是自己没能举业那件事情。

  嫡母狠毒,恃病以孝压人,庶子可怜,无奈委屈奉承。

  甚至还要为了个“孝”字,在外只说嫡母的好话。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他虽然不是嫡母所生,可他生母怯懦,而嫡母则是个落魄秀才家的女儿,人文文弱弱的,自幼就对他很好。

  妹妹月娘也很好,总跟在他的后面叫哥哥,自己读书的时候,她还会坐在旁边记诵。

  家里只他们两个孩子,那些妾室通房到现在也生不出,齐老爷早死心了,指望能读书的他改换一下门庭。

  所以不但齐令安骨子里不可能有什么自轻自贱的想法,就连生母这两年,都不那么畏缩而懦弱了。

  两年前嫡母生病的时候,别人说什么的都有,只有他清楚,齐太太绝不可能有那些蠢心思。

  所以错过科举的他暗中查了查,还真的被她查出,嫡母竟然是被人用了药。

  不但是嫡母,那药在齐老爷、齐月娘甚至他生母的房中,都能找到。

  齐令安当时就被惊出了一脑门子汗,可因找不出是谁,就没有声张,而是找了各种借口,把家中的仆役们换了个遍。

  那件事情随着嫡母身体的康复而终于要淡去了,月娘却出事了。

  果然是有人一直盯着自家吗?

  齐令安忽而不甘心起来。

  去就去。

  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搞出了这些事情。

  ……

  齐家的茶山在城外十五里处,环绕周围的都是村庄,依附着齐、刘两家过活。

  主家互相看不顺,村民之间自然也不对付,纷争常有,不过没闹出过流血事件。

  山下往官道上拐的岔口处有个亭子,名字唤作“送君亭”,圆顶、朱漆的柱子,亭内竖着个石碑,一侧书着前朝王少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句,另一侧则是贾幼邻的“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句。

  没有石桌石凳,倒是围着一圈有可坐的台子。

  在齐令安到来的时候,顾绮已经翘着二郞子坐在亭边,对着石碑琢磨了许久,最后对身边正襟危坐的刘大少爷刘潭笃定道:

  “青山明月一句好说,这里哪儿有江水嘛,题碑的人脑子坏掉了。”

  刘潭是个认字的文盲,这辈子的精力都在账本子上了,哪里懂什么青山明月浮云江水的?只警惕地看着顾绮。

  “朋友到底在等谁?”

  顾绮一偏头,忽然笑道:“来了。”

  刘潭回过头,刚好就与齐令安打了个照面,当下就蹦了起来,冲着顾绮道:

  “朋友到底要做什么?”

  顾绮安坐如故,只是揉了揉耳朵,很不开心了。

  真是的,不知道她耳朵灵敏呀?不好好说话,叫个什么劲儿?

  旁边倚柱而立的鸯儿,更不开心了。

  有她在的地方,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