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立人设_从穿越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这里的微子便是微子启,即殷启。

  而反观殷寿,对于簇拥在身边的群臣则是爱答不理,他看向殷启的目光甚至带着不屑,不屑于以这种方式与群臣打交道。

  他就是这么骄傲,视天下人如无物。

  走出金銮殿,殷寿便快步离去了,没有理会身边的群臣。

  殷启刚走出大殿,就被太史公陈旭给拦住了。

  陈旭上来就是厉声呵斥,吹胡子瞪眼:“殷启,亏你还是仁义之名远播之人,难道你不知道立贤乃是祸根之源么?

  我若是你,现在就去找圣皇,请立三殿下为太子。

  如此亦可成就你仁德的美名,也能消除后世祸根之源,有功于社稷和百姓。

  否则,你仁义之名不过是假仁假义,不要也罢。”

  陈旭的举动,引来了所有人的瞩目。

  陈旭心中傲然。

  上次他能骂得殷启掩面而退,半个月闭门不出,这次他同样也可以。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面对他的呵斥,殷启神色竟然毫无变化。

  殷启虽然心中暗恨,恨不得上去给这臭老头几拳,

  但如此以来,他就落下乘了。

  如今满朝文武大臣都在注视这里,就连闻仲、比干、商容等大佬也在旁边远远观望,正是他立人设,拉人气的好机会。

  因此殷启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躬身一礼,非常谦和地说道:“太史公之言,请恕孤无法认可。首先,立贤乃是大王的决定。

  无论是为人臣,亦或者是为人子,孤都没有反驳大王的理由。

  其次,大王已经言明,立贤乃特例,后世不得重启,因此也无所谓祸根之源的说法。

  最后,孤希望太史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仁,有大仁和小仁之分。

  自顾成就自己仁义之名,而无视亿兆黎民百姓,无视江山社稷,此为小仁。

  孤不取也!

  而大仁,则是心念天下,即便自身品性遭人质疑也在所不惜。

  虽千万人,孤往亦。

  太子事关江山社稷,早已经不是个人品性之事。

  孤若做的比三皇弟好,为什么要为所谓的仁义之名就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你……”

  陈旭震惊不已,目瞪口呆。

  他没有想到殷启竟然能够讲出这么一番大道理来,而且他自己还无法反驳。

  “好!”

  周围的文武百官纷纷叫好,特别是那句‘虽千万人,孤往亦’这句话,更是听得人热血沸腾,浑身起鸡皮疙瘩。

  他们看向殷启的目光也带着敬佩、欣赏等意。

  闻仲等人亦是点头,颔首而笑。

  这大仁与小仁之分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也发古人之未发。

  看着周围群臣的反应,殷启暗暗欣喜。

  人设立起来了!

  殷启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同样温润如水,拱手道:“不知太史公,还有何指教?”

  “哼!”

  陈旭脸上实在挂不住,长袖一甩大步离去。

  还说个毛线,丢人现眼么?

  望着陈旭远去的背影,殷启收回目光,朝四周拱手道:“诸位,明日便去洪州,孤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告辞了。请!”

  “殿下先请!”

  殷启点了点头,又朝闻仲等人拱了拱手,便大步离去。

  他先是去了趟治粟内史。

  大商实行三公九卿制,这治粟内史便相当于户部,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在治粟内史,殷启领取了赈灾之物,实际上就是个青铜盒子,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里面却自成空间,装满了各种赈灾物资。

  大商疆域辽阔,此去洪州有近二十万里。

  如此遥远的距离,若还是以车马运送物资,那猴年马月才能到,且路上消耗又将有多少?

  这里是洪荒世界,当然有非凡手段。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