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朝堂之争_从穿越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拿到这里汇报,让文武百官知道这个事。

  最后才是早朝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奏事。

  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前皆要预防性地咳嗽一声,以表示我要发飙,不对,我要奏事了,避免出现两人同时出班的尴尬。

  “咳咳!”

  一个胡须洁白的老者咳嗽一声,他率先出班,躬身道:“大王,臣陈旭有事起奏。”

  陈旭出列,群臣皆神色一肃。

  因为这陈旭乃是太史,虽然官位不高,但因为掌管祭祀、占卜、典礼、记录等事务,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也是捍卫‘法典’,力挺殷寿最主要的人。

  太子之争,像闻仲、比干、商容这些大臣,基本上是不会下场的。

  反正无论谁为人皇,对他们依旧得礼遇有加。

  帝乙面无表情:“准!”

  陈旭高声道:“大王,太子之位事关国本,还请大王尽早册立,以稳固民心。微臣以为寿王为嫡子,又英明神武,骁勇果敢,当为太子不二人选。”

  “大王,微臣赞同!”

  “大王,微臣附议!”

  随着陈旭话落,数十上百个文武官员纷纷附和。

  “大王,微臣以为不可。”

  这时,有官员站出来疾呼道:“启王殿下才是嫡长子,而且宽厚仁德之名,八百诸侯皆知,要立太子,亦应当是立启王殿下才是。”

  “大王,微臣赞同!”

  “大王,微臣附议!”

  虽然有不少人附和,但也就十几个人而已。

  与拥护殷寿的官员完全无法相比。

  许多人暗叹,看来这场太子之争要落下帷幕了。

  大家纷纷看向站在前面的殷启和殷寿。

  殷寿昂首而立,背影伟岸,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而殷启竟然也腰杆笔直,神情淡然,完全没有处于劣势的表现。

  许多人纷纷暗叹,果然不愧是启王殿下。

  如此风度,天下少有!

  帝乙高坐在龙椅上,看着又要吵起来的两帮人,他连忙沉喝道:“肃静!关于太子之位,寡人已有决断。”

  群臣神色肃穆,静待帝乙的宣布。

  殷启忍不住看了眼殷寿,只见殷寿目光如炬,有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看到这里,他不由淡淡一笑。

  帝乙朗声道:“人皇之位事关天下社稷,亿兆黎民百姓,因此册封太子不得不慎。经过寡人多日思考,决定既不立长,亦不立嫡,而是立贤。

  此乃特例,后世不得重启。

  所谓立贤,寡人会准备三道考题,由殷启和殷寿去完成,由寡人和太师闻仲、丞相商容、太傅比干三人判定,择优而取。

  谁完成得最好,谁为太子。”

  哗哗!

  帝乙话落,群臣哗然。

  太史公陈旭等人皆是脸色一变。

  而原本支持殷启却又失望的人却是大喜。

  殷寿呼吸一滞,眉头沉下间,连周围的气息都为之一沉。

  看得出来,这个结果让殷寿有些无法接受。

  不过随后他又战意盎然,转头看向殷启,目光灼灼,充满了斗志。

  殷启只是温和一笑,但心中大定。

  果然,帝乙没有让他失望。

  殷衍站在殷启和殷寿之间,能够感受到大哥和三弟之间的暗暗交锋,但他却很平静,因为无论是何种立位方式,反正都轮不到他。

  陈旭站了出来,声音激昂道:“大王,万万不可。按我大商法典,太子之位从来由嫡子继承,今日若是随意改动,定是日后祸根之源呐。”

  陈旭刚说完,立马有人跳出来反对:“哼,太史之言荒谬至极,启王殿下亦是皇后之子,而且是嫡长子,更合法典。”

  “好了!”

  陈旭还待再说,帝乙已经挥袖打断:“此事就这么定了,无需再多言。今日大朝会除了宣布此事外,便是有关于第一场考核。”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