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立长立嫡?那就立贤吧_从穿越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史公当殿呵斥殷启,骂得殷启掩面而退,帝乙为此还非常担心,于是派人去探视,结果听闻殷启喝闷酒醉了过去。

  因此他见殷启现在前来,就以为是为了退出争夺太子之位之事。

  毕竟以殷启的品性和风度,是极有可能谦让的。

  殷启躬身一礼,认真说道:“不是。相反,儿臣乃是为太子之位而来。”

  太子之位为国事,帝乙也收起了温和之色。

  他目光湛湛,沉声道:“你想让寡人立你为太子?”

  殷启浑身一紧,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压力。

  他声音铿锵,正色道:“父皇,人皇之位事关天下社稷,亿兆黎民百姓,儿臣又怎么可能任性,要求父皇立儿臣为太子。只是儿臣觉得,既然父皇难以抉择,不知道该立长还是立嫡,那不如改为立贤如何?如此,无论谁为太子都是社稷之福。”

  “哦!”

  帝乙眼中精光闪过,他来了兴趣,说道:“如何立贤?”

  殷启朗声道:“父皇为人皇,独掌乾坤二十七年,想来最清楚想要做好人皇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因此儿臣建议,可以由父皇对我们进行考核,择中选优。如此既能选出最佳继承人,又能全我们兄弟情谊,输者心服口服。”

  帝乙看着殷启,心中颇为意外。

  因为如此争强好胜,并非殷启的性格,莫非是有人在后面推动?

  不过仔细想想殷启的建议,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他为人皇,自然想选出最好的继承人。

  不过他也不可能当场就答应下来,还得跟几位大臣商讨,于是缓缓点头道:“伱的建议,寡人记下来了。若没有什么事情,就先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

  殷启躬身一礼,很干脆地转身离开。

  他当然知道,这种事关国本的大事,不可能马上就能确定,但帝乙最后肯定会采纳,因为帝乙是个有为之君,知道如何选择对江山社稷最好。

  就算帝乙更加疼爱殷寿,但在江山社稷面前,还是会以理性为主。

  种子已经埋下,接下来就是坐等开花结果了。

  殷启还不信了,自己拥有诸天为资粮,最后还竞争不过殷寿。

  就在殷启离开后不久,御案前的光线泛起了涟漪,竟然显化出三个身穿锦袍的中年,其中一个额头上竟然还有一道竖横,宛若闭上的眼睛。

  这三人正是大商重臣太师闻仲、丞相商容、太傅比干。

  先前他们三人正在与帝乙商讨太子之事,本来已经确定了立殷寿为太子的,没有想到听到殷启前来,因为猜到了殷启来意,他们便隐身了起来。

  原本以为殷启是来谦让的,没有想到竟然是来争夺太子之位的。

  这番行为,完全有悖于殷启往日的性格。

  帝乙沉声道:“三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闻仲三人相视了眼,低眉沉思。

  许久,还是闻仲首先说道:“大王,臣以为启王殿下言之有理。既然不知道该立长还是立嫡,那不如就来立贤。谁能成为太子,全凭能力说话。”

  商容缓缓点头:“臣以为也可。只是启王殿下今日的表现,着实出人意料。”

  比干赞通道:“是啊,微子启素有贤名,如此不舍地争夺太子之位,可见他心念之坚。臣以为可如他所说,择中选优,如此也能消停群臣的争吵。”

  帝乙缓缓点头,又问道:“那又该如何考核?还有,是只有他们两个,还是也将衍儿也纳入考核之中?”

  比干连忙道:“皇兄,切不可。微子衍既非长子,又非嫡子,若是将他也纳入考核,不仅不合礼法,也会为后世埋下祸根,毕竟这次的立贤考核也是无奈之举。”

  历史上,像殷启和殷寿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一母同胞,竟然还有嫡庶之分。

  如果立贤成为常例,那后世夺嫡之争将异常残酷。

  不仅会造成兄弟相残的人伦悲剧,也会致使天下动荡,让黎民百姓跟着受苦。

  闻仲和商容都纷纷点头,赞同比干所说。

  …………

  正在签约,走流程,求收藏、追读!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