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烈火燎原_从穿越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烈火燎原

  第二期民报的发行,宛若在平静的湖中投下了颗深水炸弹。

  整个绍兴府都沸腾了。

  报纸完全脱销,仅仅绍兴城就卖了快八千份。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外地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前往报社要求购买大量的报纸,甚至连第一期他们也要。

  在绍兴,一份民报才两文钱。

  他们转卖到其他地方,五文钱都能轻易脱手,这转手就是两倍半的利润。

  要知道在上海,一份报纸普遍要十文钱。

  若是他们也卖十文钱,那就是五倍的利润,这让他们如何不兴奋。

  兴奋地同时,他们也暗骂民报傻逼。

  价格定得这么便宜,完全是亏本吆喝,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他们得尽可能地多薅羊毛才是,等以后倒闭了,亦或者涨价了,那这钱可就没得赚了。

  陶成章和鲁迅同样也兴奋。

  他们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殷启坚持要定低价。

  估计也是希望这些商人能够将民报卖到大江南北吧。

  这可比他们自己建立渠道轻松多了。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赚不赚钱无所谓,亏本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推广民报,启发民智,如此才能够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接下来五天,民报依旧以每天一期的速度发行。

  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整个绍兴府维持在万份上下,但外销的,到了第五天就提升到了六万份。

  也幸好他们都有存稿,才能支持每天一期。

  不过陶成章也登了征稿启事。

  相信撑过一个月,报社就能走入正规,不需要他们日以继夜的写文章。

  五天的时间,西门要吹雪、陶耳山人、鲁迅三人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人,特别是西门要吹雪,更是受到了青年们的追捧,被尊为新时代的先锋。

  五天后,民报出现在了杭州、宁波、苏州、南京、上海等地。

  同样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上海《时务报》主笔梁启超,看到几期民报后大为震惊,同时更是欣喜,他似乎看到了一缕曙光出现在黑暗的黎明前。

  “民报,当真为时代先锋!”

  当即,他便在《时务报》宣布,所有文章都必须使用白话文,支持民报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与此同时他电报天津,让天津再传给在北京的康有为的人。

  当天,康有为等人就接到了梁启超的电报,同样也是惊喜不已,他们感觉完全可以把新文化运动纳入变法的范围之内。

  于是在他们的指示下,各地变法学会纷纷支持新文化运动,报纸采用白话文。

  就这样,新文化运动就以烈火燎原之势席卷中国。

  新文化运动来得太快,也来得太猛,在无数人错愕的时候已经遍及了全国。

  但各地的经学大家,怎么可能允许白话文推行?

  他们在家大骂,可无人听得到。

  即便是在公开场合中宣布抵制,也抵不过报纸的宣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