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 《过去弥陀经》_从穿越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仙,无比舒畅,让人沉醉。

  但此时,不能沉醉。

  因为一旦沉醉,就会彻底迷失自己。

  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修炼神魂观想,最需要谨守心神。

  一个不好就会万劫不复,这也是修道士远比武者少的原因。

  没有一定的天赋,只会把自己炼死。

  殷启惊醒,强压下心中的沉醉感,他再度观想,星空之中出现一尊金色佛陀。

  慈祥,亲切。

  好像是自己千百世之前的前生。

  经上说,观想这尊阿弥陀佛可以镇压种种心魔,明白自己千百世的本来面目。

  果然,随着佛陀被观想出来,先前的感觉立散。

  “要不,试试出窍?”

  忽然,殷启心念一动。

  修道第一步为定神,只有定住了心神,才能神魂出窍。

  定神是道槛,绝大部分人连这道坎都跨不过去。

  但对于殷启来说,这不过是个小问题。

  民国武道虽然低级,但也正因为低级,所以才会开发出‘心力’。

  以‘心力’弥补种种不足,推动境界的发展。

  打人犹如火烧身;秋风未动蝉先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等等,这些都是精神层次的能力和表现。

  因此对于殷启来说,定神不过是小菜一碟。

  按道理来说,他要定神出窍,需要先点香护身,因为刚开始魂儿脆弱,受不得夜风。

  但殷启想了想,还是没有去找涂老借香,因为神魂的强大与否,本质上还是看个人意志,也正因为如此,武者转修道会速度很快。

  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儒,更是能够一夜之间成就鬼仙。

  上古诸子就更厉害了,一朝修炼,直接立地成圣,度过七次雷劫成就造物主。

  殷启自认为,以自己的底蕴就算成不了鬼仙,也不至于刚出窍就会被夜风吹散。

  想到这里,他脑海中观想一变,出现了座七层宝塔。

  这正是《道经》上记载的《宝塔观想出壳法》。

  这《宝塔观想出壳法》是要人观想出七层极高的宝塔,然后人一步步登上去,最后在最高层奋力一跃,从而神魂出窍。

  随着殷启的观想,宝塔变得极为清晰。

  然后,他把自己的身形观想在了宝塔中,一步步登到了塔顶。

  最后他奋力一跃,立时感觉眼前景物变幻,同时身体轻飘飘的,似乎没有重量一般。

  他定眼看着周围,发现自己盘膝坐在书堆中。

  这是一种很兴起的感觉,似在梦中一般,却又无比的真实。

  同时还有一种无比强烈的自由感。

  这种自由感来源于脱离了身体的桎梏,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完全没有刚出窍者那种陷入汪洋中的感觉。

  “也不知道我到了什么层次,走出去试试就知道了!”

  殷启转身,魂儿朝洞口走出。

  就在这时,一股夜风吹了进来,让殷启感觉到微微有些不适,就像是初秋的清晨只穿了件单衣,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他继续往外走,很快就来到了洞外,不适的感觉也越来越重,就像是穿着单衣进入了冬天般,但也没有大碍。

  抬头望天,环顾山谷,感觉世界是如此的清晰。

  “看来,我的极限就是夜游了!”

  定神、出窍、夜游、日游、驱物,这是修道前五个境界。

  殷启直接跨过前两个,达到了夜游层次。

  这还是因为肉身的缘故,若是以封神世界的身体观想,他至少能够直接跨入驱物境。

  神魂虽然与肉身是两个存在,但却紧密相连。

  没有肉身的滋养,神魂立马就会消散。

  同时肉身强大,神魂自然也会强,这也是武者转修道会进步神速的原因所在。

  “殷公子,你竟然也修道了?”

  就在这时,一个清晰苍老的声音,从侧面传来。

  殷启转头看去,这是个身穿儒服的老者,背负着双手,走起路来像是个老学究,看着他眼中满是惊奇之色。

  “涂老!”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