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准备截胡_从穿越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静些的地方,你有没有推荐?”

  洪易惊诧道:“怎么想着去西山找个地方读书?”

  殷启早就想好了措辞,说道:“主要是陛下忽然宣布明年开恩科,我被打得有些措手不及,这段时间总是心绪不宁,因此想去外面静静心。”

  洪易点了点头,他想了想说道:“我对西山也不是很熟,不过我知道有个叫秋月寺的地方,里面就一个老和尚,非常冷清,就是寺庙有些破败。我每年都会在那里住段时间,一来是给我母亲守坟,二来也是图个清净。”

  若说借宿读书,其实最好的去处是玉京观。

  只不过他知道殷启的财力,比他强不了多少,肯定没钱去玉京观。

  殷启眼中精光一闪,说道:“秋月寺,我记下了。”

  ………

  下午。

  教室。

  严明堂快速阅览着文章。

  五六百字五六分钟就能看完,然后花两三分钟进行点评。

  “这篇文章写得尚可,但破题不行,让你阐述君子和而不同,伱写君子修养干嘛,完全没有把握主题,重点在和与同。”

  “这写的是什么东西,结构松散成这样,老夫平常教的,都喂狗了?”

  “唔,洪易这篇破题不错,结构严谨,文字优美。”

  ……

  严明堂虽然严厉死板,骂人也毫不留情,但对于写得差的文章,却也不会点名,只会在看到写得好的文章时才会把名字点出来。

  对于差生,要顾及其颜面。

  对于优等生,则要当面表扬,起示范作用。

  时间流逝,终于到了最后一份文章。

  严明堂竟然罕见地露出了笑意,说道:“这篇文章我特意留在了最后,是殷启的,也是今天写得最好的文章,不仅仅是结构严谨,立意也非常新奇,就连老夫也未曾想到过。接下来老夫给大家读一读,你们多学习学习。”

  唰唰!

  严夫子的教堂上大家不敢喧哗,只能齐刷刷地转头看向殷启,眼中都是震惊之色。

  要知道严夫子这样读文章,数年都难得出现一次。

  这殷启平日里成绩也就那样,这次怎么爆发了?

  洪易也是震惊不已。

  他成绩一直很好,基本排名第一,可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严明堂先是诵读了遍,然后拿着这篇文章当范文,给所有人讲解。

  等他讲完后,也到了放学的时候。

  严明堂放下文章,看向殷启说道:“殷启,这段时间你进步很明显,若是明年乡试也能保持这个水准,举人无忧,但切不可骄傲,更需勤加学习。”

  殷启连忙应诺:“是,夫子。”

  “嗯,今天就这样吧,散学。”

  …………

  散学后,殷启跟洪易挥了挥手,便朝家中走去。

  殷国公府占地近百亩,墙高院深。

  府前的石雕麒麟足有三人高,朱红大门上的铜钉铜环,在阳光下闪耀。

  在正门前两侧,还个站着八名披坚持锐的甲士。

  国公府太大,出入的门也很多。

  殷启一般都是从后门出入,一来是离住处近,二来是正门平日里是不允许进出的,只能走偏门,如此还不如走后门。

  殷启住在西北角,一座偏僻的小院。

  身边没有丫鬟,吃饭都要自己去厨房打饭。

  他爹殷天诚是第三代殷国公,娶了三房夫人,十房小妾,并且推崇多子多孙是福的理念,一个劲的造人,生有十七子,十二女。

  长孙都已经七岁了,幼女还刚断奶。

  殷启排行十三,因为母亲只是商人之女,又很早就病逝了,他也就成了府里的小透明。

  不过殷天诚为人还算不错,驭下也很严厉,因此殷启不仅每月都能领到十两银子的月例,也没有受到过豪奴的欺压,最多也就是被暗中为难。

  不过他从来不争不抢,也没有人针对他。

  十两银子听上去不多,但实际购买力却很强。

  一个大烧饼也才一文钱,一家三口一月花销也就一两银子而已,因此他除了不受待见外,在国公府的日子还是过得挺舒坦的。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