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大义齐聚,医者国士也_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论道,谈及学识等……

  心底里,便是存着一种告知张韩圣驾已经长大,学有所成,可缓缓张罗还政的目的。

  却没想到,被张韩看穿了心思,且一番高论之后,看到了差距。

  张韩都能洞若观火,更何况是曹公?若是贸然说出此意,难免寒了人家的心。

  “爱卿所言,令朕惊醒、惭愧,振聋发聩!”刘协深深地感慨起来,“朕应当再致力于学,真正有所成时,再想他论。”

  这就对了……

  张韩松了口气,他知道小皇帝的心里肯定不舒服。

  毕竟是从他口袋里拿钱,顺便把口袋都割了掏走了。

  谁心里也不好受,但你不能因为自己不好受,就让我们难受吧?

  你损失的只是你刘氏的汉家天下而已,若是不开国库,我们损失的可是自己的利益呀。

  “陛下,冀州不收纳穷苦百姓,而许都肯,为何呢,概因此地乃是天子脚下,圣驾恩德普照之地,应该仁义。”

  “昔中平、初平年间,均因百姓流亡离散,无家可归而天下大乱,如今海内升平,其余诸侯越不肯做之事,陛下越要做,国库虽亏损,但百姓却得以保存,再过三五年就可源源不断化作税收,充盈国库。”

  这是最浅显的说法,张韩不愿和献帝说太多之乎者也的东西,直接把最简单的均衡道理摆在面前便是。

  “若是陛下舍不得如今国库所存,子民因灾而亡,来年收成定然也会减,税收也会减,岂不是空有国库之盈,而无行事之地?”

  “鱼塘里面如果没有鱼,那还能叫鱼塘吗?”

  刘协点点头:“道理朕明白,但文武百官都如此……”

  “那说明百官都看得见此节,岂不是朝堂稳固,人才鼎沸之相,这是好事,”张韩郑重点头劝诫,说到这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拱手道:“若是以往,伏氏、董氏一党均在朝堂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出言反对,力拒此行。”

  “可,保全的虽是国库,不过是溜须拍马之徒而已,只想讨得欢心,但损害了数万乃至十万性命,又损耗了天下人的信任,汉室虽衰却不亡,为何?”

  张韩语气犀利了起来:“因为仍然有人以大汉为民,护佑天下百姓,这个人可以是陛下,可以是丞相,亦可以是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不灭,大汉不亡也。”

  “说得好。”

  刘协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扯到这里来,但是不知为何心里十分振奋,下意识的夸赞了一句。

  而后细想,又觉得张韩所言极是,若是那几位仍然还在朝堂上,只怕真会向着朕说话。

  此后便会在朝堂上掀起激烈的争论,难以达成一致,最后或许还会一拖再拖。

  那就会如同三年前的长安一样,关外、关中之地,因粮荒、酷暑而尸横遍野。

  道路不通,死伤百万。

  那将是何等的惨剧。

  “陛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