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秦王薨 4_芈月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匣,道:“里面有一个紫囊,你拿出来,带走。”

  庸夫人打开木匣,取出里面的紫囊,拆开紫囊,看到了诏书的内容。“这……交给我?”

  秦王驷半闭着眼睛:“是,寡人唯一能够托付此事的人,便是你。”

  庸夫人喃喃地道:“为什么?”

  秦王驷长叹:“诸侯争霸,列国形势瞬息万变,寡人得预料到最坏的情况……若当真到了那个时候,你就拿出这道诏书来……”

  庸夫人痛哭:“大王……”

  秦王驷道:“寡人能信得过的,就是你。若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那么,在你死之前,就把这道诏书给烧了。”

  庸夫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秦王驷道:“你现在就出宫去吧。”

  庸夫人道:“不,我要陪着你……”

  秦王驷摇头道:“王者临死,交代的是国事,陪伴的是储君,岂作儿女相向?我待你的心,你知,便是。把我交托的事做好,便是你待我的一片心。”庸夫人哽咽着点头,将诏书拿出,收入怀中道:“你放心。”

  庸夫人站起来欲离开,秦王驷的手指却钩住了她的衣袖。

  秦王驷道:“剪一缕你的头发留下,让它陪着寡人。”

  庸夫人拔去发钗,落下半边头发,缪监奉上小刀,庸夫人割了一缕头发,以红线系好,递给秦王驷。

  秦王驷伸出手,握住头发。

  庸夫人掩面而出。

  当夜,众大臣和公子候在承明殿上,忽然听得里面一声悲鸣:“大王——”

  众人骚动起来。

  缪监走出来,行礼道:“大王召见诸卿大夫,各位公子。”

  众人纷纷整冠,表情肃然排队而入。

  承明殿偏殿,诸后妃也纷纷整衣,表情肃然排队而入。

  承明殿内室,秦王驷虚弱地躺在榻上,群臣跪在他的面前。

  嬴荡和芈姝跪在他的榻边。

  秦王驷抓住了嬴荡的手,语重心长地道:“‘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子荡,寡人这些年来能够放心征伐,实有赖你王叔在朝辅佐于我,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你将来为大秦之主,所思所想,当一切为了大秦江山之利。寡人兄弟虽少,却能同心。寡人给你留下了二十多个兄弟,你能够用上几人,同心几人?”

  嬴荡转头,眼神从二十多名公子的脸上扫过,看到他们一个个脸色各异,或掩饰或转头或露出笑容

  掩饰或转头或露出笑容。他知道秦王驷的心意,转身向他磕头道:“儿臣当不负父王所托,兄弟同心,共扬我大秦国威。”

  秦王驷目光凌厉,一把抓住了嬴荡的手,道:“寡人也不要你对每一个人都能够托付信任,寡人只要你起一个誓,你有生之年,不会伤你一个兄弟的性命。若有违誓,天谴之!”

  嬴荡知道他的心结何在,当下起誓道:“父王放心,儿臣既为大秦之主,当珍视我所有手足。儿臣愿在父王面前起誓,有生之年,绝不会出现兄弟相残之事,若有违誓,愿受天谴!”

  秦王驷长舒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说罢朝樗里疾点了点头。

  樗里疾出列宣读诏书:“诸公子就封,其母可随子去往封地。由太子荡继位为王。”

  秦王驷道:“寡人将秦国,将太子,托付于诸卿了。”

  群臣道:“臣等遵旨。”

  秦王驷的目光一一掠过眼前跪着的群臣、诸子,看到跪在另一边的芈姝和其他妃嫔,最终停留在跪在最后的芈月身上,凝视甚久。

  黎明的时候,秦王驷闭上了眼睛。

  众人大放悲声:“大王……”

  各妃嫔从承明殿内室出来,一边抽泣,一边伸手卸下簪环,剪下半边头发,在众内侍近乎押送的陪同下,从另一边小门走出。

  丧钟回荡,声音传过一重重宫檐,内侍们在宫巷、廊下,惊惶奔走。

  庸夫人一袭黑衣,秘密出宫,匆匆登上一辆马车,绝尘而去。

  群臣鱼贯而入,在宫门口脱去帽子,接过白布扎在头上。

  承明殿外,诸公子、大臣分批跪倒,大放悲声。

  宫中内外,一片素服。

  公元前311年,秦王驷去世,谥号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在位时继续了商鞅之法,任用各国人才,收并巴蜀,是秦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代君王。秦惠文王死后,由太子嬴荡继位为王。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