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章 当年的教训还是不够啊!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为南北融合做出的努力打了水漂。】

  【太子朱瞻基登基后则是以“天下百姓苦久矣”为由废掉了朱棣登基后建立的海洋探索的据点、成果,水兵也日已荒废。】

  【陆地上,朱瞻基渐渐放权北方的机构,更是放弃了明朝在安南的据点,内撤开平,使得明朝从外向之风彻底转型成内敛风气。】

  【这样的政策短时间看不出成果,可长远来看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于外来讲,边疆地区的权力逐渐减少,游牧民族的骚扰日渐加深,同时安南的放弃使得其他边关的防守压力大增。】

  【于内而言,明朝的风气的改变开始为日后内部互相争斗,醉生梦死做了铺垫,走上了宋朝的老路。】

  【当然朱瞻基毕竟从小接受的是开放外向之风,这种内敛的政策可能只是过渡,可却没能渡过去,因为朱瞻基也是英年早逝,死后也没能留下什么政策执行。】

  ——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年龄已经大了,很久没有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了,自己的好儿子好孙儿做到了。

  他转头看向太子朱高炽:“南方好?南方才是对的,我是错的?

  喜欢南方,想在南方生活?你是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迁都北平?”

  朱高炽也是卡住了壳,南方毕竟安全又舒适,可能

  朱棣又转头看向了太孙:“海上就罢了,我当你不懂,连陆地都不要了!那是你爷爷、太爷爷辛苦一辈子打下来的啊!伱个不孝子!”

  说着情绪激动的他已经把桌子上的竹简扔了出去,随后又是一脚踹在了太子身上:“喜欢南方现在就给我滚着去!”

  朱棣看着大殿内跪下的一众人:“给我去闭门思过一个月,期间不准出门!”

  待到两人退下他才闭上眼睛休息片刻:“南方士人?太子和太孙身边的人又开始作妖了,当年的教训还是不够啊!”

  ——

  宋朝。

  赵匡胤已经宛若失智,只见他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已经全都想明白了,怪不得大宋要南迁,怪不得自己的大宋会灭亡,都是有原因的啊!

  自此之后,大宋北伐失败开始保守内向,休养生息,却将其当作“祖宗之法”传承下去,始终没有更改。

  年年岁岁如此边防自然疏松,内斗愈演愈烈,后来的大宋也没能遇到什么贤明的君主,便一直持续,持续直至大宋灭亡!

  他目光阴森似的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根源,让大宋开始内敛的根源在哪!到底是谁断送了他的大宋!

  ——

  秦朝。

  始皇帝对朱棣的遭遇感同身受,他的儿子不提也罢,仅有一个扶苏还算聪慧。

  却也过于顽固、稚嫩,远远不足以担当起皇帝的职责,况且如今朝廷局势也不容乐观。

  这样的忧虑下他每天都压榨着自己。

  带着侥幸的心理,期盼着完成一切,为子孙建立一个完美的大秦!

  可时间还是太紧张了!

  【朱棣死后的故事也如他的人生般不断起伏,他死后庙号太宗,谥号文,可后世并没有太宗之名的皇帝。】

  【原来后世有位明世宗嘉靖皇帝,作为小宗他也想让自家老爹进太庙,可太庙排位已满,他不想着扩大一下,反而是将朱高炽的移出去了。】

  【同时为了让理由更合理一些,朱棣的庙号就变成了明成祖。】

  ——

  永乐十六年。

  不孝子孙的声音在大殿久久回响,还没去闭门思过的朱高炽也是一脸难看:把我移出去是什么意思,看我好欺负?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