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简单的迁都的介绍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朱元璋自开国以来就很清楚,北方久经战乱人口,他一直在鼓励南方人口向北迁移,却很难见到成效。

  可神迹的方法他也无法使用,毕竟朱棣当时已经把都城迁到了北平,才会有人跟过去。

  朱棣身边的弟兄们则注意到了另一句话,包括下面的武将也很不解。“四哥,你要去亲征?你可是大明的皇帝啊!千金之体,当坐大殿之上,自有无数将士为你冲锋,何必率军亲征呢?万一有个危险,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啊。”

  底一下武将也纷纷点头,如果需要皇帝去率军亲征那还要他们干嘛?而且按照当时的情况看,也不是人才凋零无人可用之际啊。

  底下有些心思活络的武将则想到了更远。朱棣将京师迁移到了边疆。那以后。边关的仗是不缺的打了。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选择北平作为都城,而不是朱元璋在此时曾定下的洛阳长安一带呢?】

  【首先朱棣于洪武十五年就藩,从洪武至永乐年初,近二十多年时间,让他对北平可谓了如指掌。】

  【这里我们可以稍微介绍一下,北京、北平,古称幽州,也被誉为燕云十六州的重要部分。】

  【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以来,北方汉人被异族统治近四百年之久。而南方汉人则是被北方异族持续骚扰。】

  【时间的力量无疑是可怕的。百年之久的分割让南北双方产生了文化、政治、经济、乃至人心的对立。】

  【元朝之前,宋和辽都在为谁才是中华正统而争论不休,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汉人,自己是正统,为此一度打得不可开交。】

  【最后出现了中华史上唯一的,宋史、辽史、金史并列的情况。】

  【而在明朝时期,南方的文人普遍轻视北方,在他们看来这里已被蛮夷同化了,不配合他们同伍!】

  明朝,洪武十三年。

  大殿里是死寂一片,所有饶脸色都凝重了起来。

  虽然眼下南北对立没有那么严重,可他们也有些感觉到了可他们也并非毫无察觉。

  只是对此并不重视罢了。曾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南边竟越发的对立了起来!

  朱元璋已然控制不住怒火了,手上的玉当即摔在霖上,“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整日争权夺利,竟无一丝家国情怀!”

  底下众臣脸色也非常难看,南方士人对于权力的试探和把控,想要将北方人踢出朝廷。

  这也显然打破了实势的平衡,同时也是对皇权的试探。

  倘若成功那将是什么情况?

  必然进一步加剧南北分裂,同时,南方士人在朝廷中的势力逐步膨胀,把控越来越多的权利。

  届时这江山还是姓朱吗?这江山还是大明的吗?届时引发的动乱又该如何处理?

  明朝建国以来的融合民族的政策彻底失败,最后受损的可是大明的国运啊!

  朱元璋的眼神已经冷漠了起来里面是血和火。

  终究是对这些人太仁慈了,让他们以为自己老了,提不动刀了,杀不了人了!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更是坚定了攻打匈奴的决心,既然已经知道后世对大汉的认可,那么就让这大统一从他这里开始吧!

  秦朝。

  始皇帝有些愣愣的看着汉族两个字,为何不是大秦?他大秦一统六国。为何不是以秦为名?

  宋朝。

  赵匡胤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一生只求北伐,收回燕云十六州。可为什么最后沦落到与辽、金并列?

  这是耻辱啊!他缓了缓神,将目光转向了他的两个儿子,赵德芳、赵德昭。

  大宋目前兵强马壮,倘若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必然是在继承人上出了问题!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