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 刚刚继位的石重贵能将这些节度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命赵延寿、赵延昭、耶律安端等人由沧州、恒州(河北正定县)、易州(河北易县)、定州等州分道而进,自己则是率大军跟从。】

  【而在后晋内部,契丹自然不可能没有内应,此人便是身在青州的平卢军节度使、东平王杨光远,当然,他也是之前杀张敬达投降的主要人物。】

  【杨光远当初投降石敬瑭后得到的待遇一直都不错,等到石重贵继位后,虽然一直在对各地藩镇进行削弱,但并没有对杨光远采取激烈行为。】

  【然而,这种行为却让杨光远愈发骄纵,最后矛盾的爆发的导火索是景延广。】

  【同样蛮横骄纵的景延广在石重贵登基后上奏,请求收回杨光远部下向朝廷借的三百匹官马。】

  【而杨光远自然对此极为不满,认为景延广这种行为是在朝廷授意下进行的,认为这是朝廷准备对自己动手的前兆。】

  【一个本就有野心的人,在觉得朝廷开始怀疑自己后会发生什么,当然是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自救。】

  【他联络了认为可以和他共同对朝廷进行压制的力量,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使自己获救。】

  【因此,他一边联合契丹,一边给时任单州刺史的儿子杨承祚传信,于是杨承祚从单州出奔,到了杨光远的青州。】

  【这个行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严重的。】

  【作为一个还拥有着自主兵权的人,在没有中央的指令下,擅自离开自己所属的地区,这不是心怀不轨,还能是什么?】

  ——

  唐朝,武德年间。

  李建成道:“这石重贵总能发掘问题并做出相应措施吧?这杨氏父子俩可真是半点掩饰都没有的,这分明就是阳谋!”

  一旁的李元吉虽然被唐太宗的故事打击到了不少,但后来也证明不是他太菜,而是自己的兄长过于优秀。

  因此他也摆平了心态,在这里嘲讽石重贵:“这时候都不能进行应对,还想脱离契丹自立?怎么可能!”

  等到两位皇子发言完,下面的大臣才终于出了声:“这杨光远联络契丹,莫不是打算重演石敬瑭的策略,打算依靠契丹的力量让自己建国称帝。”

  顿时间,在场的众人将石重贵的问题全都抛下,仔细思考起了这种可能性,却发现倒还真的很有可能。

  这样一来,便让他们更加的嫌弃杨光远。

  那样的混乱背景下,有野心是好事,人人都想当皇帝也没什么错,可你怎么还想着联络契丹而称帝呢?

  不说你到底用什么来打动耶律德光,就单从耶律德光方面来讲,他当初扶持了石敬瑭上位,可这才几年,就被石重贵来了一封“不称臣”的书信。

  他怎么可能继续像以前一样,尽心尽力的帮助你成为中原的皇帝?

  再者,当时的石敬瑭虽说不能与契丹势均力敌,但起码是上下凝聚一心,有着与契丹鱼死网破的能力呀。

  你眼下连后晋都无法完成统一,凭什么向契丹证明你的能力?你连给契丹称臣的资格都没有!

  到最后不过是被辽朝的大军一波冲杀罢了。

  契丹在能独享中原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再去扶持你为皇帝呢?——

  【石重贵自然不可能没有收到消息,但他并没有立刻处罚杨承祚,相反,他将杨承祚任命为了淄州刺史。】

  【而杨光远倒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或者他认为石重贵的反应并不重要,他不能把自己如何。】

  【因此他照旧和契丹联络,出卖了一大批后晋的情报,包括当今后晋,天灾不断、国库空虚、军队布防等等信息。】

  【可石重贵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做,自然也开始了一系列防范杨光远反叛的措施。】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