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都跑来挖天子家的墙角了,没有一个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的尸体从梁上解下的县令都没能逃过,那些原本就身居高位的更是一个个的身死道消,满门抄斩,至于那些流放敦煌的更是生不如死。

  他们甚至心里已经生出了几分怨恨,未来的自己是脑子糊涂了吗?

  陪伴着陛下这么多年,难道不清楚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怎么会萌生出陛下老了的想法?

  卫青和霍去病倒没有这些人的忧虑,他们很清楚自家的皇帝是什么性子。

  对敌人他永远是极为强硬的态度,而对自己人却是极为的和谐友善。

  他丝毫不担心自己的未来,他在意的是另一点,这次大清洗当中,自己的家族被牵连的如何?

  而刘彻则没有关注底下那些臣子,他很清楚,随着神迹的播放,自己的威慑已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李广利投降匈奴以李家的覆灭都不算什么事情,重要的是自己未来重用李广利一事。

  难道就因为那个李夫人吗?

  就因为自己宠爱李夫人?

  怎么可能!

  自己在大是大非上还是分的很清楚的,也就是说,未来的大汉居然没有了足够出色的将领,所以才会轮到李广利。

  即便未来大汉需要走向休养生息的道路,但并不代表大汉就不需要一位优秀的将领去镇压边关了啊!

  ——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倒是极为赞同,对于刘彻雷厉风行的手段颇为欣赏。

  但凡有了对天子家是伸手的意图,为自己谋利的想法,就应该通通处理掉。

  劳苦功高?

  清贫一生?

  那都是屁话!

  都跑来挖天子家的墙角了,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处理完这群人后,刘彻又修建了一座“思子宫”以寄哀思,在胡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台”表达对长子刘据的思念。】

  【后三年,刘彻驾崩,传位幼子刘弗陵,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与桑弘羊四人为辅政大臣,最后为大汉创造了昭宣中兴。】

  【而昌邑王刘髆及其子刘贺在汉昭帝刘弗陵无子嗣驾崩后,一度成为了新的天子,然而不过月余,就因“无道”被废,成为了海昏侯。】

  【最后继位的人是刘询,此人是刘据长子刘进之子,当初在动乱之时出生不过月余。】

  ——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这样的年结局终究让人有几分意外,莫非这就是天意吗?

  最后的皇位终究回到了刘据这一脉,即便天下人都想阻拦汉朝转型,但最后还是到了刘据子孙手上。

  而那刘贺不过是个废物,不管当中有多少势力明争暗斗,但都坐上皇位了,却没能坐稳,或许他并不只是“无道”,而是无能。

  刘恒也总算松了口气,大汉在刘彻之后的那一段时间里实在是太过灰暗了,让他忍不住担忧,即便看到看到神迹当中说了大汉未来中兴,但他心里也有些发怵。

  但看来刘彻选的辅政大臣眼光很好,并没有因为年纪大就犯了糊涂,如唐朝李隆基那般彻底犯浑,居然选了那么多不靠谱的人。

  ——

  唐朝,贞观年间。

  虽然早就从史书上了解到孝武帝向来雷厉风行、勇猛果断,但神迹当中直观的画面依旧让李世民心神震动,赞叹不已。

  寿数并不是皇帝晚年昏庸的必然条件,倘若李隆基能有汉武帝晚年时期一半的勇猛和果断,大唐未来也不会不断走向落寞。

  即便放纵是人难免有的差错,可过去终究没有办法重来,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止损,果断一点。

  即便做错了决定,也总比放任问题不断酝酿来的好,甚至最后将整个大堂毁于一旦。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