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还真是逮着一只羊薅啊。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头到尾,几代君王都和周勃一家有着深切的联系。

  赵光美则毫不在意的说道:“这可是好事情,换一个普通人家,皇帝能认识你是谁吗?”

  周家发生了之前那几档子事情,皇帝还愿意把他们的人提拔上来,这岂不是更是体现了周家的能力以及天子的胸怀?

  【刘彻认为作为汉朝的太子,必然要有自己的力量,也要有识人的眼光,因此,身为太子他应当有一定的自主权,自己也应当给他一些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况且,此时皇帝的外戚集团卫家也仅剩卫青,霍去病已早早病逝,但即便如此,卫青一人的存在足以抵过千军万马。】

  【刘彻专门在刘据所在的长安城南修建了一座博望苑,希望刘据能够广博观望,查天下之事,这座博望苑送给刘彻,作为交往宾客、接见贤才之用,允许刘据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行事。】

  【因此,当时诸多与主流政界不同的异端们便前来投靠太子门下。】

  ——

  汉朝,元狩四年。

  再度被点了一下霍去病、卫青英年早逝,刘彻再度难受了起来。

  现在的他,既要担心自己和据儿的未来,同时还要被大将军和冠军侯英年早逝的事情一遍又一遍扎心,他真的是受够了。

  其他汉朝君王们看出来的问题,刘彻这个当事人怎么可能不清楚?

  但是他同样很是不理解,据儿很好,他的行为也没有什么问题。

  再加上他对于子女也并非如唐朝的李隆基一般一日杀三次,处处提防皇子,如此的薄情寡义。

  对于权力他虽然看重,但倘若儿子成长起来,将这皇位给予他又何妨?

  他实在想不出,未来他们之间究竟因何发生了矛盾?

  ——

  汉朝初年。

  刘邦觉得自己找到了潜在的问题,就是那个异端。

  同样他再度忧心忡忡了起来,这刘据莫非又是一个不类父的太子?

  毕竟能被称为异端的门客,必然是与当时天子刘彻的观念相左的,要知道天子胸怀博大,这种情况下还能被称为异端的,必然是政见及其不合的人。

  而这些人倘若被太子所接纳了,那么太子与皇帝的想法可能会渐渐的背道而驰,最后观点冲突的皇帝和太子岂能不发生矛盾。

  而那些壁上关火的人,在阴暗角落里藏着的人,又岂不会趁机拱火?

  一旁的吕雉则再度提醒起了刘邦:“卫青就快死了。”

  她看到了卫青离世后,汉朝外戚的衰弱。

  而对于这件事情,刘邦也无话可说,虽然对于汉家天子而言,外戚确实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一力量,犹如卫家的卫青一般,军功赫赫有声,深受信任。

  可卫青一死,卫家还有人能扛起大旗,成为太子的倚仗吗?

  【此时的刘据已然及冠,而刘彻也迈入了五十的大关,他这个年龄显然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和爷爷,正逐步向汉高祖刘邦迈进。】

  【但此时刘彻的身体依旧健康,并没有衰弱的迹象,而刘据既然已经及冠,那就要开始正式接触朝政,处理政务。】

  【再加上他一直以来接受刘彻的教育,备受器重,再加上母亲稳坐皇后之位,舅舅卫青大权在握,他的太子之位始终都是极其稳固的。】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