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这个皇帝怕不是在某一天被人偷偷换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这个皇帝怕不是在某一天被人偷偷换掉了吧?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死死的盯着神级当中潼关的将士们纷纷跪地喊冤,邢台上的二人即便盔甲被卸,双手被绑,身姿却依旧挺拔。

  直到最后掉落地上的咕咚声响起,腰也不曾有半分动摇,即便脸上依旧充满了对自己到此为止的不甘和对唐朝未来的担忧。

  那是对自己尚未能为大唐尽心尽力的不甘和对大唐被奸臣小人把控的担忧。

  他们虽然到此结束,再此停下了脚步,可大唐明明还有挽救的机会!

  太多、太多的不甘,却终究只能是不甘。

  李世民都看在眼中,也正是因此,他才万分痛心!

  【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斩后,李隆基又启用了已经因病退休的哥舒翰作为元帅,派遣他镇守潼关。】

  【那么,这一次李隆基又将何去何从?】

  【一:哥舒翰毕竟骁勇善战,年轻时在战场上计谋频出,眼下虽已退休,但李隆基仍旧会对其相当信任。】

  【二:哥舒翰虽然能力,然而李隆基可能会因心急而催兵。】

  【三:李隆基依旧对他不信任,再三催促。】

  ——

  唐朝,武德年间。

  李渊的眼中也止不住的流出了泪水,倘若要论对大唐的感情,他李渊这个当事人恐怕是最为伤心的。

  毕竟大唐这个国度,从最开始微末的时候,到它后来走上正轨,逐步强大起来,自己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怎么可能没有深厚的感情?

  潼关他自然也是了解,重中之重,潼关一丢,大唐就如同被人拿捏住了手脚,极其困难。

  况且,当时就连在家休养的退休大将都被调回,大唐人才的情况也可想而知!

  年轻版的李世民虽然也痛心不已,但还在理智思考着,情况已然明了,李隆基面对这种乱象,已然慌乱不已,失去了理智。

  长久不处理朝政和贪图享乐,已然让他的能力和手段下降许多,再加上心境已乱,随便斩杀两位名将并不只是结束,未来恐怕还会犯下诸多不可挽回的愚蠢错误!

  【哥舒翰同样是名将,年轻时骁勇善战,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他也做出来与高仙芝、长封常清等人同样的判断,那便是坚守潼关。】

  【安禄山毕竟不占据正统,一旦拖延时间长了,必然会军心摇动、粮草不足,届时就是他的反攻之时了!】

  【然而,安禄山等人在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可组织多次进攻后,始终不能从这位久经战场的老将手上讨到好处。】

  【多次无功而返后的安禄山等人也察觉到不妙,随后决定暂时后撤,隐藏起来,再让下属带领诸多老弱病残人士前往埋伏在下陕县。】

  【这个方法自然没能迷惑到久经沙场的哥舒翰,然而,他却忘了李隆基也在关注着这场,没能诱惑到这位老将军,却钓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