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韭菜,割韭菜,汴京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后。

  一时间。

  但科举考试仍是全宋读书人的最大盛事。

  考生们皆是大喜,谁都愿踩在前辈的肩膀上做事。

  韩绛擅于理辩,话语严谨,如翩翩君子。

  司马光更善于以史为镜,从史书中分析当朝法策之利弊。

  本届首次专考策论,再加上汴京街头一堆“高仿人”,寻一个生面孔无疑是最好的。

  甚至还有人称,只要三十贯,便能将一些考生培养成王安石风格,司马光风格,冯京风格或韩绛风格。

  比如:写话本、算命、说书。

  保持的最好习惯就是:允许全民议论国事,提倡全民献言献策。

  不但要涉猎甚广,还要知晓当下朝堂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施行的各项新策。

  虽因三舍法,此次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减少了一些。

  这四人,参加科举时,名次皆佳。

  在苏良、王安石等人的帮助下。

  “他的光芒太盛,且他对变法的理解甚是超前,脑子转得太快,绝大多数考生可能都无法很快领悟他的想法。”

  他们雇佣一批老儒生。

  “官家,臣以为,大家举荐的都不妥,熟脸太多,很容易诱导考生们去猜题,不如选个生面孔!”

  其中,卖得最好的。

  必然会以此为题,令考生总结经验,分析利弊。

  苏良与王安石低调地出现在汴京城南一座名为【渡人】的茶馆内。

  这时的方仲永。

  ……

  这让本就热闹的汴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需要有人敲打敲打他们。

  韩绛、王安石、司马光、冯京四人也意识到太过较真,打击了一些考生的自信心。

  一人能与五人同时辩。

  往昔。

  没多久,书生们便不再自取其辱。

  两府三司的相公、台谏主官、苏良这个从七品的左正言,聚在一起。

  国子监监丞丁度一脸笑容。

  冯京则是知之甚广,从农田水利到兵制商贸,无一不通,无一不晓。

  此等氛围。

  一些觉得自己无缘登榜的考生,已经开始找差遣了。

  唐州小景明、秦州欧阳修、应天府范仲淹等高仿风格也都涌现了出来。

  “臣反对。天下考生太熟悉欧阳学士的出题风格了,一定会顺其意而写,使得一些取巧的考生占了便宜。”

  就连大相国寺的门口、国子监的墙下、桑家瓦子的勾栏里,都设有辩台,供读书人辩论政事。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书生们的讨论还是非常有用的。

  “臣建议选一些进士榜靠前、且通晓变法之策的年轻官员。”

  垂拱殿。

  汴京街头,小报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就在这时。

  “苏卿,你可有举荐之人?”

  到时可由朝廷验明正身,正式问斩。

  简直就是行走的书橱,还是容量特别大的那种。

  半个月前侬智高被大理所擒,现已移交至桂州,预计腊月底便可将其押送到汴京城。

  讨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人选。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