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5章 赵允让为女筹嫁礼,蔡襄呈递《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赵允让为女筹嫁礼,蔡襄呈递《生子不举图》

  七月十二日,近黄昏。

  放衙后,苏良走出御史台,准备回家。

  随着变法逐渐走向执行阶段。

  变法司众人也逐渐回归各自的衙门,唯有议事时才会聚集在变法司。

  当下乃是听取官声民意的关键时期。

  范仲淹待在政事堂、王尧臣待在三司,富弼、曾公亮、梁适待在枢密院、苏良待在御史台,显然更易得到来自各个地方州府的反馈。

  王安石依旧在知东明县,且干得热火朝天。

  他是完全不挑职位差遣。

  不嫌苦,不嫌累,干劲十足。

  在哪个地方干,就能在哪个地方造福一方。

  司马光都笑称:介甫若能在东明县三年,百姓必立雕像,人人都是他的娘家人。

  不过预计今年年末,王安石就会被调回三司。

  他在三司的功用显然更大。

  ……

  御史台门外。

  吉叔的马车已在外等候多时。

  御史台距苏宅并不远,苏良不喜坐马车,喜欢散步回家。

  但如今他在汴京城名气甚大,很多人都认识他这张脸。

  再加上,他的那篇《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疏》放在知耻馆后,有一群穷酸学究,日日嚷着苏良败坏朝廷国法,要与他理论。

  苏良为避免麻烦,只得坐马车归家,且随行皆有护卫。

  通过这篇《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疏》,苏良对大宋的一些读书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圣人道:读书,可修身明理。

  但有些读书人不但不明理,而且一旦涉及危害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便如强盗般,根本就不讲任何道理。

  他们打心底认为:武人就是比文人低一头,武人就是应被文人驱使,武人只能为将,文人才能为帅……

  与他们想法相同的。

  还有学士院和馆阁里的一些候补闲官。

  这些人有一种迷之自信。

  认为自己读过几本兵书,便是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

  上马可安邦定国平天下,下马能提笔写锦绣文章。

  朝廷若不重用。

  他们就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实乃珠玉蒙尘。

  时常写诗词自怜,去勾栏买醉。

  甚是矫情。

  其实,朝廷视他们如鸡肋。

  若不用,毕竟是一群有功名之人,若用,又不堪大用。

  苏良思索着。

  以后寻个机会一定要给这些眼高手低的人上一课,不然他们的思想将会荼毒更多人。

  ……

  苏良坐上马车后。

  还没走多远,便在拐角处被一辆马车拦住了去路。

  苏良掀开窗帘,定睛一看。

  马车上挂着的,竟是汝南郡王府的牌子。

  这时。

  汝南郡王赵允让从窗户中探出头来。

  “景明,去樊楼饮一杯如何,老夫多日未曾见你,想念得很,咱们唠唠闲嗑,如何?”赵允让笑着说道。

  自从苏良说成了赵宗实与高滔滔的婚事后,赵允就对苏良亲切得很。

  逢年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