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3章 王安石献奇策,司马光欲钻缸中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说什么,毕竟我朝台谏可以风闻奏事,你们在台谏没有发声的情况下,将此流言告知朕,没有问题。”

  “但是……但是你们在上奏两次后,开封府与大理寺已然在查,你们为何还要咄咄逼人!”

  “你们逼得是苏良吗?你们是在逼朕,你们以为朕好欺,朕定然会服从多数,定然会像庆历新政那时一样,将大事化小,和稀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吗?”

  “朕不会再错第二次了!”赵祯几乎咆哮地说道。

  “臣不敢!”

  众臣齐呼,皆没有想到赵祯会如此愤怒。

  赵祯环顾下方,缓了缓后,又道:“朕知晓,有些人因变法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故而不喜苏良,做出了一些落井下石的举动。朕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是圣人,但是你们食朝廷之俸,若仍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栽赃陷害,不如致仕回家,不如去经商赚钱,朕不需要这种自私自利的臣子!”

  “作为我朝的士大夫官员,你们的一句话都可能影响着百姓的生死。不知便闭嘴不言,绝不可乱言,谨言慎行者,方为良臣。”

  ……

  赵祯缓了缓,道:“你们中间站着的这些人,朝会结束后,每个人写一份认错书。”

  中间站着的一些臣子不由得大喜。

  他们本以为即使不被贬谪,也会扣除俸禄,哪曾想只是写一份认错书。

  官家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与以前一模一样。

  就在一些人内心兴奋之时,赵祯又补充道:“写完后,署上名字官职,莫交给朕,放在知耻馆吧,一年后若无大错,可将认错书领走。”

  此话一出,殿中间的官员们都傻眼了。

  放在知耻馆,令百姓围观至少一年。

  这……这……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含义:这些人在一年之内,皆无法擢升。

  这个惩罚不降官,不罚俸,但却甚是丢脸。

  士大夫官员们,哪个不在乎脸面!

  “怎么,有异议吗?”赵祯见官员们皆低头不语,不由得反问道。

  “臣无异议,臣愿领罚!”七十多名官员同时说道。

  随即,赵祯又看向包拯。

  “包卿,民间小报也都严查一番吧,涉及攻讦、挑拨、黑白颠倒的内容,一律封禁!”

  “臣遵命!”包拯拱手道。

  ……

  六月初十。

  七十多份官员的认错书被放进知耻馆,百姓可自由参观阅读。

  此外,开封府开启了小报作坊的大清理。

  对那些恶意传播谣言、攻击全宋变法、严重污蔑官员形象的作坊直接查封。

  朝廷不禁无关紧要的调侃之言,但像那种可毁人仕途、影响变法事宜的文章,直接全面封禁。

  ……

  六月十二日。

  赵祯下诏恢复了苏良的台谏官、经筵官及变法司之职。

  但依旧是勒停。

  勒停,即停职,不发俸。

  只要苏良写一封奏疏,称《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