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赵祯祈雨!

  大庆殿内。

  官员们都是一脸懵。

  官家留下一句“朕主意已定”,然后甩袖离去。

  群臣都知这是气话,不由得纷纷看向两府相公,想知接下来到底是要继续等还是散朝。

  首相文彦博一脸无奈。

  欧阳修、唐介、包拯、王尧臣四人依旧是一脸正气,若官家执意筹建重骑兵,四人定然还会上奏反对。

  当下,除非令双方都有台阶下,不然很难平复这场矛盾。

  文彦博朝着偏殿望了一眼,发现一名小黄门站在拐角处朝其点了点头。

  他立即会意。

  这说明官家还未曾离开,等着群臣给他一个合适的台阶。

  此事当下还未传出大庆殿。

  若传出大庆殿,那恐怕又要成为民间风传的一桩朝堂闹剧了。

  赵祯显然也不想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文彦博走到最前方,待所有人都看向他,他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先待在原地,莫大声喧哗。

  群臣皆会意。

  而后,文彦博看向苏良,道:“景明,要不你去找官家说一说?”

  整个大殿内,最讨赵祯喜欢的官员便是苏良,且苏良总是能想出一些令人意料之外的好主意。

  苏良想了想后,微微点头。

  一旁,王尧臣听到此话,一把抓住苏良的衣袖,道:“景明,切记,理大于天!”

  欧阳修、唐介、包拯三人听到此话,也都跟着附和道:“理大于天!”

  文彦博一巴掌打掉王尧臣的手臂,并瞪了四人一眼。

  当下的朝堂,贪官奸臣倒是少了。

  但执拗的一根筋官员却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这样的官员,确实能干,但有时那股较真劲,也能将人气个半死。

  不远处。

  夏竦望着苏良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觉得苏良此去若是顺着官家,则是他得利;若逆着官家,便是去找骂。

  ……

  约一刻钟后。

  苏良面带笑容地走了过来。

  就在文彦博准备开口问苏良结果如何时,不远处传来一名小黄门尖细的声音:“廷议继续!”

  众臣皆是又惊又喜。

  苏良一下子便能将官家劝回来,这是大家都未曾想到的。

  他们本以为苏良会去谈一谈条件,然后再回来与群臣商量是否能答应官家的要求。

  哪曾想官家直接就回来了。

  群臣纷纷站回原位。

  然后,便见赵祯面带微笑地走到御座前方。

  赵祯环顾下方,干咳一声,然后高声道:“刚才,是朕有些气急,实不该甩袖而去,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啊?

  众臣都有些懵,皆是一脸不可思议地望向苏良。

  他们想不明白苏良到底说了什么,竟能让向来好面子的官家回来便致歉。

  赵祯接着说道:“朕细细思索后,觉得当下筹建一支万人重骑兵确实太耗国力,但重骑兵又不可没有,朕打算结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