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洗劫式借书,苏良的学习之道!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拯、欧阳修等喝酒告别。

  ……

  九月三十日,入夜。

  参知政事张方平府邸前,吉叔停下了马车。

  苏良走下马车,然后拿起马车前的一根扁担,担起马车后的两个盖着绒布的竹筐,朝着府邸门前走去。

  苏良刚走上前,便有一名护卫道:“一旁叫卖去,莫挡了门!”

  这时,苏良抬起头来,从怀里拿出拜帖,道:“二位,麻烦通传一声,御史台苏良求见。”

  两名看门护卫都是一愣。

  其中一名护卫,借着淡淡的月光看向苏良,激动地说道:“他……他……真是苏御史,我……我……这就去汇报。”

  当即,那名护卫便拿着拜帖奔向院内。

  显然,他认出了苏良。

  而另外一名护卫一脸诧异地打量着苏良。

  一身青衫、挑着个扁担,怎么看都像是街巷里的货郎。

  “你……你……你真的是砍头御史苏良苏景明?”

  苏良笑着点了点头,道:“如假包换,这两筐东西,是我给张相送的礼。”

  张方平与苏良的关系算是一般。

  二人私下并无往来。

  比不上范仲淹、文彦博、吴育与苏良亲近,但又比宋庠、夏竦好上一些。

  不到片刻,张方平快步走了过来。

  他听闻苏良提了个扁担,挑了两个筐子,便好奇且疑惑地奔了出来。

  依照当下苏良的地位与恩宠,他出门来迎,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苏良看到张方平后,便笑着说道:“张相,我明日就要离京了,年后方归,特来给你拜个早年,这是年礼。”

  “哎呦呦,使不得,使不得!”

  张方平环顾四周,先是令护卫接过扁担,然后将苏良请进了宅院。

  张方平向来爱惜羽毛。

  中书相公与台谏不能交往过密,更不能送礼。

  但苏良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做出来了,他总不能拒之门外,连忙将苏良请了进去。

  片刻后,客厅内。

  苏良掀开竹筐中的绒布,道:“张相,此乃我家中藏书,甚为珍稀,我知张相爱书,故特送了过来,以作年礼。”

  竹筐内,赫然是两筐书籍。

  这些书籍皆是苏良的岳父唐泽弃在一边的。

  苏良便将其归拢归拢,当作礼物送过来了。

  张方平何等聪明,直接道:“景明,莫来这些虚的,到底所为何事?直接说吧!老夫能帮就帮。”

  苏良微微一笑,道明了来意。

  “张相,我听闻您的书房里藏了许多有关钱粮、盐铁、财税的书籍,另外还有你的注解,甚是精辟,能否令晚辈借来一观,年后返京便还。”

  当下朝堂,最懂财赋者,其实是张方平。

  当年,张方平弃三司使之职而入学士院,乃是因厌恶日日被各个衙门要钱。

  论理财能力,他比王尧臣要强。

  只是他不愿再任三司使。

  苏良知晓他家中藏有大量理财之书。

  便想要借来一观。

  想要根治钱荒之事,没有知识储备而空耍计谋根本无用。

  不过,张方平甚是爱书,轻易不外借。

  张方平顿时露出和煦的笑容,道:“景明,你早说嘛,老夫这就去为你取两本。”

  苏良微微摇头。

  “张相,去年官家从齐州带回两筐文书,我记得你在一旁与吴相公说,你家中的理财之书都比这个多,两本恐怕不够吧?我想将这两个书筐装满!”

  “那是玩笑话,景明莫要当真?”

  苏良朝着一旁椅子上一坐,道:“张相,今晚定有人看到我挑着两个竹筐入了你家府们,你若不给我装满,我明日临走前就称,我送你了两大筐金银珠宝。”

  “苏良,你实在无赖,你一个台谏官怎么如此下作?”

  苏良无奈地摊了摊手,道:“张相,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钱荒问题哪能那么容易解决,我又不是圣人,总要多看看书嘛!”

  听到此话,张方平犹豫了一下后,道:“罢了罢了,你随我去书房,自己挑!”

  “好嘞,多谢张相!”苏良挑着扁担跟张方平朝书房奔去。

  感谢书友“日后还能做什么”的打赏,非常感谢。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