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宁被杀,勿老死!西北老兵的血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宁被杀,勿老死!西北老兵的血性

  四月二十三日,近午时。

  大河支流,渭水河畔,阳光格外暖。

  河水清澈,游鱼成群,空气中弥散着一抹野草的清香。

  宜垂钓、野炊、泛舟、远眺。

  苏良一行人正在河畔小憩。

  接下来,他们将穿过渭水,向北而行。

  目的地正是范仲淹所在的庆州。

  这几日。

  苏良通过官道上的驿站、曹护的信息渠道,打听到了越来越多有关西北裁兵的消息。

  范仲淹的处理方式,果断而强硬。

  但凡符合裁兵条件者,一律裁减,拖延者罚,徇私者罪。

  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四路的主官与各个营寨们的主将,迅速列出了裁减士兵的名单。

  与此同时。

  范仲淹要求:地方州府的抚恤必须迅速到位,田地、职位、金钱补偿,皆不可拖延半分。

  有敢聚众闹事、叛乱造反者,即使取消了军籍,依然会按照军规重惩。

  除罪加一等外,情节恶劣者甚至会取消抚恤,并进行劳役改造。

  犯事士兵的直属长官、地方州府的主官若处置不当也会受到惩处。

  可谓是:军令如山,雷厉风行。

  苏良很欣赏这种处理方式。

  这也是西北禁军惯常的军风。

  这里的士兵都见识过烧杀抢掠的蕃贼之害,故而大多都不会“聚而为盗贼”,坑害百姓。

  而河北禁军和京东路那边可能就要困难一些。

  那边的兵痞居多。

  定然会有一些好逸恶劳者,为索取更多的抚恤,生事作乱。

  这就完全看当地主官的处置方式了。

  这两日。

  苏良也遇到了一些放还为民的士兵,大多都是从辽夏边境,返还回乡。

  苏良也与他们闲聊了两句。

  发现这些人虽然有些失落,但并未有很强烈的反对情绪。

  毕竟。

  年龄摆在那里、体力摆在那里,而朝廷给予他们的抚恤也还算不错。

  ……

  就在这时。

  河畔前方突然扬起一阵沙尘。

  而后,一辆马车朝着河畔处疾速奔来,马车后面还紧紧跟着十余名骑兵。

  曹护等人立即警觉起来,将苏良护上马车,警惕地看向前方。

  那马车距离苏良大概还有二百多米时,大马的马蹄绊在一块石头上,重重栽倒在地上。

  马声嘶鸣。

  “轰隆!”

  马车侧翻,倒在河畔的沙石地上。

  紧接着。

  从马车内钻出来四个人,四人拿着行李,一人提着一把朴刀。

  连同赶马者,共计五人。

  就在五人准备跑的时候,十余名骑兵将他们围了起来。

  五人当即背靠着背站成一团,举起手中的朴刀。

  苏良从窗户外望去。

  这五人,皆身穿灰衣,脚踏黑色布鞋,三人头发花白,还有两人,竟都是独臂。

  看其气质,应该是西北老兵。

  骑兵为首的一名青年,拽着马绳,高声道:“五位,别再顽抗了,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