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章 重开天章阁,赵祯手诏问策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重开天章阁,赵祯手诏问策

  三月初三,天气转暖。

  南薰门外新柳绽绿,汴河之上帆樯如云。

  南郊市集释放了汴京城更大的活力。

  官招商之策的好处逐渐显现,城内处处都彰显着繁茂与富足。

  各个衙门也因春天的到来,少了几分慵懒怠惰。

  每月一期的开封府府报,成为无数百姓的必备读物。

  大河之畔的百家学院也正有条不紊地修建中……

  赵祯再得一子一女的喜事,已将年初贝州兵变与禁中亲事官叛变给所有人带来的的坏心情,一扫而空。

  这时候,苏良觉得,该去找官家谈一谈了。

  齐州变法已施行两年。

  依照目前的趋势,全宋变法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全宋变法前,必须要先找一找大宋存在的问题,看一看哪些能够提前解决,用何种措施更好?

  比如,大批量的羸弱老兵应如何处理?官员非正常化的磨勘叙迁如何改进?经常捉襟见肘的国库财政如何才能充盈起来?还有一些反对变法的朝臣,如何才能说服他们……

  先将问题找出来,并让官员们各抒己见,才能针对化解决。

  午后。

  苏良与唐介、欧阳修商量一番后,只身来到了垂拱殿。

  之所以指定苏良前往。

  一则因为他脸皮厚,二则因为他深得官家喜欢。

  苏良在最近的经筵课上,其实对赵祯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暗示。

  片刻后,崇政殿偏殿。

  赵祯笑呵呵地说道:“景明,快坐快坐,尝尝今年的新茶!”

  拥有两位皇子的赵祯,可谓是扬眉吐气。

  最近一直都是乐呵呵的。

  苏良并未坐下,而是走到殿中央,郑重地拱手道:“官家,自臣经历过贝州兵变后,发现我朝积弊已深,存在诸多隐患,如:兵丁无序、官员懒政、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等。有些隐患可能还未成形,但一旦发生,都将会危及江山社稷,为防患于未然,臣恳请官家,开天章阁,向群臣召对问策!”

  开天章阁,是皇帝召对臣子的最高待遇。

  意味着开放言路。

  令士大夫官员们提出天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征求治天下的良策。

  这是朝廷求变的信号。

  上次开天章阁乃是在庆历三年秋。

  之后便有了《答手诏条陈十事》,有了为期一年有余的范富新政。

  那时是赵祯主动手诏问策,声势甚大。

  然而却闹了一个虎头蛇尾。

  赵祯听到苏良的话语后,脸上并未有意外的神色,其朝着苏良挥了挥手,示意其先坐下。

  苏良坐下后,一旁立即有内侍为苏良倒茶。

  赵祯缓缓道:“你恳请朕开天章阁,是为了明年为全宋变法做准备吧?”

  赵祯一下子就抓到了重点。

  明年到底会不会实施全宋变法,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官家,全宋变法已是大势所趋,待齐州三年之期的变法结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