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6章 标点符号的诞生和准备溜溜球的始皇_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都要刊印科普书籍,赵泗想了想,干脆把标点符号这玩意科普了得了。

  对于没有标点符号这件事,赵泗可以说忍了太久太久。

  他就在始皇帝身边,每天还得帮始皇帝处理政务,面对洋洋洒洒几千字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全靠自己断句的奏折,他早就深恶痛绝了。

  打开《科学与自然》,赵泗放眼看去。

  嗯,大白话……简单易懂,还有标点符号断句,这就更简单了。

  就是有一点,如同,。!?:“”这样的标点符号其实更适合用于横版而非竖版文字。

  而这个时代竹简流行,受限于材料原因,因此书写起来都是从上往下。

  至于之所以为何是从右到左的竖版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书写习惯。

  通常来说,竹简一般是写好以后才编制成册的。

  也就是在书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一条一条尚未编制的竹条书写。

  通常情况下这些竹条堆积在左手处,写的时候从左边拿过来用右手写,写完一条检查一下没有问题就顺便用绳子编上,一条一条,直到写完也就刚好编制完。

  因此读起来就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有了断句符号是好事,该说不说,确实简单多了,也不用担心有人因为断句产生理解问题了。

  但是,也确实不怎么美观……

  会给人一种十分突兀的感觉……

  “实用就行……”赵泗捏了捏鼻子,丑是丑了一些,但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先把标点符号推广开来,等到纸张彻底普及以后就可以推广横版的书写方式了。

  汉字起笔基本上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此改竖版为从左到右的横版其实书写起来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竖版那是适合竹简,纸张反而更适合横版。

  毕竟横版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成排累降,书写完一行字以后就完下降一行,用毛笔书写起来还不容易污墨水,亦或者因为墨水污染袖子。

  “嗯……很有必要更新!”赵泗点了点头。

  时代都变了,书写的材料都变了,普及天下以后没必要再守旧。

  赵泗简略地看完以后将其递给始皇帝,始皇帝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还来劲了……

  始皇帝其实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

  但是因为赵泗的要求,《科学与自然》一书务必要通俗易懂,要以科普为主。

  虽然赵泗强调这算不上什么著书立说,但是……那可是刊印发于天下啊!

  还能署名的那种!

  有官方的助力推广,有赵泗的承诺,谁敢怠慢?

  因此呈上来的初版的《科学与自然》的草稿其实并不好,其中有很多炫技的成分,还夹杂了一些私货……写的太高大上了,赵泗不满,因此让他们打回去重写,并且再三强调一定要通俗易懂,要让小孩子都能听懂的那种。

  被赵泗耳提面命当面做客一通以后这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