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4章 局势危急_抗战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名。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飞行员即使跳伞,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还;日军飞机的空中拦截也给运输队造成巨大威胁;飞行过程中,由于气流影响,机器仪表时常故障,会偏离飞行航线。因为恶劣的飞行环境,飞机坠机事件是经常发生的状况,伴随坠机事件,机毁人亡的情况逐步上升。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一些无法预知的状况,在飞机上,伴随飞机驾驶员左右的,除开副驾驶等人外,估计还有的就是死神了。飞行也许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最强烈的梦想,但是穿越驼峰航线,差不多就是将梦想构筑在死亡上,因为每次一航行,也许都会是这些飞行员们的最后一次飞行,每损失一架飞机,就必须重新补充一架飞机,每架飞机都有相对应的编号,事故频发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新编号的飞机。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飞行员完全可以沿着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被称之为“死亡航线”。

  这种运输方式的代价是巨大的,运输一次资源和运输过程途中所消耗的资源形成严重的比例反差,而且一旦出现飞机事故,则损失更是加剧。为了重新打通滇缅公路开辟地面运输通道,航空队还担任运输作战人员的任务,将中国的作战部队,经过运输,送至当时印度进行军事训练,再联合当时国内作战部队,同时出击,反攻日军,恢复失地,打通滇缅公路。

  陈纳德只付出了五百架飞机,而“驼峰航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损失了近六百架飞机,而且大部分都是飞机事故,而不是被日军击毁的。所以要是能保住缅甸的话,这六百架飞机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投入到战场上,而不需要浪费在空运途中。

  现在情况虽然不乐观,但是就算不能保住缅甸全部,如果在保住缅甸北部,在缅甸东南跟日军死耗,那么飞机也会安全很多,陆地上也可以从印度运输不少物资回国。另外在境外跟日军作战,一来可以消耗鬼子,打烂了缅甸咱也不心疼,这里不是日本的就是英国人的,王汉章可不认为老蒋有魄力占据这里,而且就算他会占据这里,打烂这里总比打烂国内好,最好能把缅甸经营成一个绞肉机,把日军源源不断的吸引过来,消耗他们,消耗的柜子越多,日后国内反攻就会更加的容易,损失也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