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骑兵三件套_相国很爱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委实令人扼腕叹息。”

  说着忍不住看向董卓,激动道:“叔父可知,若你早生数百年,于武帝征匈奴时发明此物,不知可节省多少国力,又能为大汉多征服多少疆土!”

  “呵……”老董却有些不以为意,道:“单是一件马蹄铁,还不足以威震天下。汝仔细看看,这战马配具与之前还有何不同?”

  “叔父是说?……”蔡琰明眸又眨,想起老董之前说的,神色一动:“三件套?”

  典韦又耐不住寂寞,开口道:“主公莫不是在说这马鞍?……这玩意儿,硌得某家屁股更疼了。”

  “忍着!”老董当时又一声恶龙咆哮,简直快气坏了:你也就是武力高点,否则的话,早就被人揍了。

  最讨厌你这种剧透怪。

  得了答案的蔡琰当即仔细观瞧起,自己马儿与这匹战马马鞍的不同:只见自己白马背上的马鞍左右有两块垫子,断面呈半月形,表面排列着针眼状的小孔,通过腹带固定在马背上,是典型的软马鞍。

  典韦战马的马鞍则是用木料打制,外面包裹以皮革,还配有金属锁扣。马鞍垫子前后多了斜着翘起的鞍桥,使人可以更容易地在马背上保持平衡。

  接着又在脚蹬处,发现左右各有一处,正好可使双腿借力。甚至骑术精湛者,还可借用两处的马镫,完成高超复杂的砍杀刺击动作。

  她对骑战并不精通,但可以想象:当两将对冲时,一人可借助战马全身发力,另一人只能用上半身力气,还要分心双腿紧紧夹住马腹,不让自己掉下来……

  “叔父真乃天人也!”

  想象至此,蔡琰不由俏颜涨红,娇躯也忍不住一阵战栗:“配备这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足可使骑兵的战斗力至少增长五成!”

  像她这种才女,真无法抵御智慧的魅力。

  仅是三处不起眼的改变,就让大汉铁骑整体战斗力增长这么多,远远将同期诸侯抛在身后,让人心情不由分外激荡!

  哪怕,她并不喜这些。

  但只要一想到,这些可让大汉铁骑威震塞外,百姓们再不用时刻担忧被羌胡异族掳掠,她便身不自已、情不自禁。

  “不错,有了这高桥马鞍和双百马镫,我大汉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差距,就会急速缩短。”

  老董便以一名骑兵的角度,解释道:“没有这些,我等想要训练出一个合格的骑兵,是极为不易的。大部分百姓刚学骑术时,都会被战马甩下来。”

  “就算后来能用双腿夹住马腹保持左右平衡,可前后平衡还需分出一只手,来抓住战马的鬃毛或缰绳。”

  说到这里,忍不住瞅了一眼典韦,笑道:“所以阿韦不用自卑,你骑术进步其实挺快的。大部分人骑马月余,还会双手紧紧抱住马脖子,有的蠢货甚至会不小心捂住马的眼睛……”

  典韦闻言,翻身上马又感受了一番,随后脸色就不高兴了:“主公既然早就发明了这些,为何还要属下那般练习骑术?”

  “属下这段时日被摔了无数次,浑身骨头都快散架了……”

  “哦,你说这事儿啊……”老董便面无表情,摆摆手道:“这事儿一会儿再给你解释,先让老夫跟昭姬说完。”

  然后又赶紧看向蔡琰,道:“但游牧民族就不同了,他们从小生活在马背上。假如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的腿都是罗圈儿,就是常年骑在马背上造成的身体畸形。”

  “这些人骑术天生比我们精湛,冲锋中至少能腾出一只手用来作战。甚至更厉害的,还能在马上开弓射箭。”

  “嗯……”说到这里,老董忍不住顿了下,道:“比如当年的老夫,非但可在马背上射箭,且还是飞驰时左右轮射。”

  正一脸仰慕听得津津有味的蔡琰,脸色当时就跟吃了苍蝇一样,忍不住拆台道:“那叔父现在呢?”

  “呃……”

  “主公,还没说为何要我苦练骑术呢。”

  一肚子邪火没地方发的老董,当下也不装了,摊牌吼道:“没啥原因,老夫就喜欢看你摔得鼻青脸肿,能咋滴!”

  “我,我!……”

  典韦一张脸黑中发紫,气得恨恨抄起大铁戟:“我再去磨磨铁戟!……真是的,这铁锈怎么就磨不干净呢!”

  请收藏:https://m.pinggu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